这部电影看到结尾终于明白它为何能拿到奥斯卡金像奖的提名。很庆幸自己看完了后半部,没有因为前半部的“不合口味”而放弃。很美国的风格,很真实。电影大致讲了女主坚定地去实现自己梦想,和期间波折的感情历程。
电影涉及了亲情,友情,和爱情,让我的感触最深的是亲情。
想起之前朋友和我说,她问了她父母,如果她不是他们的孩子,他们还会爱她吗。之后我也会常常想,这份爱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不管你如何,父母永远都会爱你。我们从来没有问过父母喜欢自己吗。电影中母亲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年少时的叛逆会给父母带来很多困扰吧,我们只是一腔热血地想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愿意去顾及父母的想法。要是那时问父母喜欢自己吗,答案要是肯定的那一定是个违心的回答。父母的爱和喜欢好像是脱离的。但也没有必要仔细区分,伤感情。
电影中的母亲对女主说“我希望你可以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能感受到母亲对女主的爱。但当女主两次针对“喜欢”发问的时候,母亲都逃避了正面回答,哈哈,能体会到母亲的无奈和无力感。
自己眼中的自己和父母眼中的自己总是会有偏差。
当我们努力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这的确已经是我们心中最好的自己了。想到自己小学时第一个梦想职业是当设计师,和父母说的时候,他们说不可能,我没有创新能力也没有美术细胞。那时特别受打击,自我感觉良好的我认为那是他们没有看到我的潜力哈哈。现在想想,幸亏当时自己也没有一意孤行,不然,现在的自己一定备受打击。在没有对这个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前,每个人都会觉得有梦想去努力的自己很伟大。现在的我不得不承认,父母的话还是要听的。旁观者清,当自己闷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时候,父母能帮你垫垫你到底有几斤几两。
电影中女主到了梦想的纽约大学后,发现自己连最热爱的戏剧社都无法融入。会后悔吧,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得走完。既然选择了,也别放弃。
电影的最后设计了用留言的方式表达女主对母亲的爱和感谢。
亲情的爱很难直接面对面地表达。看过很多节目要求直接对父母说“我爱你”,看完之后会很感动,但真要自己去说,还是很难开口。像在今年母亲节前我早早地买了张贺卡,打算在母亲节那天送给妈妈,甚至都想到妈妈看完那张贺卡之后会很感动,但到了当天,也没动手写一个字。觉得光是“母亲节快乐,妈妈我爱你”太敷衍,小学时送贺卡都还会加幅画在旁边呢,但要把种种事迹列出来,又一时想不到什么。有时就只是看到或遇到一件小小的事,会忍不住想对爸妈说“我爱你们”。不过可能也和自己闷骚的性格有关吧。
“几乎不怎么说话”也感同身受,可能自从发现有“代沟”之后,可能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无聊,沉默地坐在一起成了常态。这不对,嗯。
努力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