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弗格森的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这段话启迪了我的灵魂。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顺道而上,人的思维定式直接影响着人的生活,思维定式的形成,如何影响观点,观点又如何左右行为,而每个人的思维定式又都是那么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着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定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以前人们用品德论成功之本,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这种思潮朝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注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二是鼓吹盲目积极乐观。作者通过自己的孩子玩棒球的生活事例,格物出人生的哲理。光有技巧还不够,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具说服力。人性可善可恶,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而且总是如实反映出真正的自我,那是伪装不出来的。
思维定式好比地图,我们都知道地图不代表地域,只是对地域的某些方面进行说明。它是关于某种理论诠释或者模型。
假如你想到北京,地图本该帮你到达北京,但是由于印刷出错,你得到了一张标注为北京,而实际上却是天津的地图。你能想象无法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沮丧和无助吗?你可以改变行为,比如更努力,更迅速,但这种努只会让你更快地到达错误的地点。你还可以改变态度,比如更加积极地思考,但你仍然到不了正确的地点……这里关键是:你还是走错路了。根本问题不在于你的行为和态度,而在于那张错误的地图。
回归自然,我们每个都有很多地图,无外乎可分为两类:一类依据世界本来面目绘制的地图,反映现实情况,另一类是依据思维定式绘制的地图,反映个人的价值观。我们对待人和事物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很正确。这不属于逻辑范畴,而是心理问题。
这样我们对思维定式的理解从看法感知的实际运用的结果中对它有了更深更透彻的认识。首先条件作用对人类认知和思维定式有强大的影响力;其次思维定式是行为与态度的源头,脱离了这个源头的言行就是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思维定式就是我们人类效能都需要的原则。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我们不可能打破法则,只能在违背法则的时候让自己头破血流。只有灯塔式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是地域本身。就好像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不分种族肤色,人人具备。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历经考验,长盛不衰,不证自明。我们通常能够在物质领域理解并接受"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德方面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即使理解了,也未必愿意接受或实践,结果妄图走捷径,想跳过关键步骤到达目的地的大有人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且要一步一个脚印。
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无知时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面临今天对子女的教育,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课题,作者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导孩子也要因人而异。在关系和气氛紧张的时候,教导会视为一种评判与否定;关系融洽的时候,在私下里对孩子循循善诱效果会加倍。这些经历指引我们教育孩子应该要有充分的耐心让他们体会拥有的感觉,同时用足够的智慧告诉他们付出的价值,另外还要以身作则。在所有症结治标不治本时,实质性的东西需要过程,铲除病根,关注带来长期效应的原则很重要。
作者由内而外的全面造就自己的理念,通过自己不断地献身实践,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定式、品德操守和动机。他从敦伦尽分的理论也诠释了由内而外的造就自己;由内而外的思维转换对很多人来说都堪称激烈,主要是由于个人魅力论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的思维定式,其影响已经十分深入。
作者最后用艾略特的话: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作为结束语,告诉我们所有这些原则将其融入生活,就是造就了自己!所有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通过阅读让我铭记于心的是思维定式,这正是我生活中困惑烦恼无力的源头,努力再多,态度再好,可方向不对,定位不对,永远都无法我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坐标点!感恩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