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服»分享稿
收获进步,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地改变
十天的创作模块结束了,每天早起打卡的习惯已经形成了,自己在其间的进步还是蛮明显的。
一是找到自己的打卡节奏,时间管理基本合适,心态比较从容。
二是对于写作这事已不会为了打卡而打卡,每天都会认真构思,写作技能有提高。
虽然有时会苦于写不出来,但在能人们的指导帮助下也会找到想表达的角度,并与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如猫叔说要写自己的事,自己做成的事。一桃建议实在写不出时可以先看看其它人的,或者与他人交谈等方法也有助于开拓思路。)
对猫叔选这本书的理解
一开始有些迷茫,感觉与自己的细分领域不好联系,其实还是思路不开,猫叔第一堂基础课就是及时雨,解决的我这个“笨人”的榆木问题。
说服是一门科学!
与我所要细学深耕的心理学有极大的关系,关键是因我自己还处于起步的渣渣阶段,故而并不敢“高攀”。其实说服技巧中运用的都是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并加以一定的运用策略。
说服能力就是一把金勺子,无论我们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用什么媒介,都是为了自己所传达给受众的能被理解,接受并执行,这是更深一步的要求。
猫叔在鼓励指导大家都能用自己专业、熟悉的知识技能进入知识付费的市场,打造个人品牌,传播扩大影响都得有这一把勺子,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这本书让这把勺子成为“金的”!
读书所得
六大原则
通过读这本书,我们知道书中大部分策略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他的著名作品«影响力»一书中探讨的社会影响力六原则:
001 互惠原则:人们认为有义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
002承诺一致原则:人们希望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承诺、价值观一致。
003 社会认同原则:人们因为需要得到社会认同,会根据旁人的行为决定自己的行为。
004 喜好原则:人们越喜欢他人,就越容易服从对方。
005 权威原则:人们期待并信任专家指引方向。
006 短缺原则:资源越匮乏,人们越想要。
眼前一亮的方法
书中共总结提炼了62项方法策略,其中许多我都能理解,平时也有不少是在下意识地使用的,如情绪稳定时决策或沟通,这个在《关键对话》这本书中习得,平时已在注意这因素并使用了;如根据从众心理请对方选择大多数人的选项,以获取支持;如选择不要太多,尽量令对方决策简单,以免因繁生厌而不得。还有不少就不一一列举
但有几个策略还是给了我较大启发。
001 增加一个不作为选项
剽悍牛人进化营设计有多个模块,在定位模块和写作模块后,管理组专门给了一个可以全款退出的选项,当时我就认为这个选项对大家很尊重。说实在的,现在大家的时间都很紧,知识付费的大潮涌来,我们都买了许多的课程,也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训练营,各人情况均有不同,前两个模块是个适应期。后面还有多个模块接连不断,节奏和要求不断提高,也需要付出较大的时间和精力。写作模块之后我也有点累了,当管理组给出通知时,我也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而这种可退出的机制是对我们的尊重和体察,显出了剽悍江湖的大气以及对市场的洞察,而我们仍选择继续的人也更坚定了自己做这个选择时的决心,原来给了这个选项还增加了选择的稳定性。
这一招确实妙!对于尊重我们的人,我们也一定会报以尊重!
002 妥协加请求的模式
双方商谈时均有各自利益诉求,在一个维度上不可能达到公平共赢,总会有一方需要妥协方能达成一个结果。如我们去购物之买方及卖方对价格的商谈,商业贸易中双方对合同的商谈。最终总有一方投降,或一拍两散无疾而终。而这种一方妥协加请求的模式,对于妥协者来讲还有些补偿,而对于胜利者来讲虽然是赢了,但还附加了些责任,会更显平衡些。最后不仅达成了协议,也都给了对方一个合作的机会,这未尝不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方法,这也为我未来的运用增加了一个智慧的选项。
003 鼓励对方做出承诺
自从学习了心理学,我经常告诫自己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选择,不会似从前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对这个世界和他人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故而并不愿意强迫他人听从我的意见。所以在很多与人交往时反而较多妥协,较多地认同他人,在一些事上接纳度更高了,他人不接受我的观点和做法我也会接受,但这样就导致在某些正确的事上加高了成本,因为对方选择错误而付出错误的代价。若我以合适的方法先鼓励对方做出承诺,也会促成良好结果。比如及时打卡,每位老铁既已参加必然不会故意不打卡,但总有特殊情况发生而导致错失打卡的情况,所以每排每班都会有各种方法帮助大家实现及时打卡,以前的我一般只会催一次,总认为这是他人自己的事,总催促会令人不快,现在的我会先早一点提醒,再与老铁约定一个合适于他的打卡时间,鼓励他做出承诺,结果可想而知,确实对他在定点时间之内打卡有很大帮助,我也感觉这种方式很是好用。
对于这本书的阅读,我亦做了细致的笔记,以便日后温故而知新,最近几天但凡需要说服他人时,我都会去看看我的笔记,在其中找找有没合适的策略,成为工具书了。
结尾时作者点出,说服之术虽多,如百宝箱,但最终还是要诚信至上。
借用一位老铁的妙语:说服之法千千万,唯有真诚得人心!
愿我们都能学以致用,在未来更多地践行其中的策略,成为更专业的自己,提供知识与智慧,实现自我,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