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说我现在阅读速度直线下降,她的《狼王梦》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看完,录音复述时间三十七分钟,而我选的《列那狐的故事》不但没读完,连看过的也讲的有些磕磕巴巴。
家族阅读明星评比,这次我出局,一帮小大人让我下周六开赛前发检讨视频,专门强调从现在开始语音的不算。
哎,我为什么没有好好读书呀?同样都是两小时,我怎么就没读完呢,比不过初中以上的,咋连小学的都不如了呢?
晚饭后,“一周一讲”继续开始,不在本市的只有二姑家悠悠视频参加,在场的各家孩子找各家妈开讲,涵涵妈妈加班爸爸代替,筠筠爸妈都加班,奶奶上阵, 大宝选了任溶溶老师的《中国神话故事》讲给我听,我表扬她不错,并建议录到荔枝里,可我给她讲《换个爸爸妈妈》得故事,她却说我讲的不生动,没有感情,达不到绘声绘色描述的标准,害得我下周要当众多讲一个,一年级小孩,故意整我呢,讲书我出局了,讲故事就不能通关吗?赤裸裸的讽刺我,你就这么嫌弃我。好歹我是你妈,留点余地好不好,以前,我可没这么欺负过你们。
小孩是不是都特别认真,记得五年前我们家刚开始搞一周一讲的时候,大姑家的静静上初四,周末又写作业又上辅导班,可她为了能参加,周六四点左右起来写完作业,之后跨市乘一个来小时车过来,下午三点半赶回去上辅导班,直到上大学才开始视频上参加,每次问起她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她说答应和四舅妈一起组织家庭阅读就要来,,还能顺便陪陪姥姥。静后来考取中山大学,修汉语言文学专业,她说,是家庭阅读训练激发了她的兴趣爱好,她才把潜能发挥出来的。
家庭是一所启蒙学校,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孩子的未来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婆婆退休那年周末开始家庭聚会,那时自己家族的孩子在身边的有七个,大的十四五岁小的两三岁,上蹿下跳乱哄哄一片,要是再来几个邻居家的孩子,那场面简直不得了,简直是各年级派来的捣乱代表,为了打造和平共处的净土,我和大伯哥提议轮流带他们去图书馆看书或是去体育广场活动,不到吃饭不回家,全员响应,得亏我们家在图书馆西边,步行就十分钟吧,体育也不远大概十五分钟就到。
那时,图书馆就已经有幼儿分级阅读了,还有陪读志愿者,真的感谢那些老师们,辛苦他们引导孩子们正确的阅读方式,让我们队阅读的质量有了更好的期待和要求。
嬉戏玩乐是孩子得天性,引导孩子在玩乐中把兴趣爱好自然释放出来,是为孩子今后的身体语言认知人格情绪情感以及社会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大概是在两个月的时候,图书馆开始举办“悦读悦乐,书香伴我成长”得活动,如今六个年头过去了,我们家的孩子们一直在类似参加活动,这大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因此分数不是衡量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那么阅读也一样,阅读量大,阅读面广泛,是某种意义上的输入方式,灵活运用才是关键,因此输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参加各种活动也是为了检验输出效能,个人打卡,集体交流缺一不可。
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信仰
阅读并不难,难得是一直长期坚持不懈,难得是把阅融入生活,赋予它生命,自然而然纯粹就会,让它成为一种信仰。
不是世界不好,是我们读书太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诚不欺我,我且从严效,如果能遨游书在的海洋,就会穿过文字密林,去触碰大师的笔尖。
物质的贫穷还可以靠自身努力来扭转,但内心的贫穷却是刻进灵魂深处的,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丰富的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体悟更广阔的世界和人生。
古人有云:书足以怡情,书足以博彩,书足以 长才。因此,阅读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活动,阅读还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是提高自我修养陶冶崇高情操的最佳拍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