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一,尽信书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初为人父,老蔡和大多数朋友一样,兴奋不已。然后,胸怀大志,要将自己的宝宝培养成人中龙凤、天下奇才。此时此刻,那必是要博览群书、求助砖家。各类育儿宝典、教育大全那自然是没少看。各家套路、偏方秘术也学了不少。可是真正操练起来,唉......。自己家宝宝和砖家的超级宝宝怎么就差距这么大嘞?书上的超级宝宝这儿好那儿好,人家做十样,我家只能做一样。咱是起点低、基因差、环境坏还是运气糟啊?
思前想后,还是古人说的好,尽信书不如无书。老蔡看来,砖家见的宝宝成千上万,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各人身上抽出优点,复制粘贴,剪辑拼凑出了书上的超级宝宝。我们学了一样就好,千万别较真,别让砖家忽悠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记牢啊。
箴言二,耐心、耐心、再耐心
老蔡是个慢性子,教导起小蔡来,却感觉省了不少事儿。回想起来,对待孩子,特别是小孩子,首先就是耐心二字。
小蔡几个月的时候,有一阵子迷恋扔东西,听着响声,开心的不得了。于是,老蔡让小蔡靠在沙发上,自己蹲在地上。小蔡不停的扔,老蔡不停的捡,小蔡老蔡都乐的咯咯笑。
两三岁的时候,小蔡迷恋于睡前故事。最可怕的是,只迷恋一个故事,每晚都要听几遍,直到最后自己都能背过了,才会换一个。没关系,老蔡陪着。到最后,老蔡举着童话书,半闭着眼睛背童话,不识字的小蔡盯着书,也背童话,直到慢慢睡着......
老蔡总觉得,小孩儿认知的发育,头脑的成长,就是一个反复刺激、反复练习的过程。一件简单的事情,重复几遍、几十遍、几百遍,就能学会。简单的行为,既是学习和成长,也能带给孩子莫大的快乐,这是天性,也是最简单朴实的道理。当然,如果不去陪他,孩子早晚也能会走路、会说话、会吃饭.....
(“那不得了,老蔡,你忽悠啊!废那劲儿干嘛,凭啥说你这招儿好啊?”)可老蔡认为,耐心的陪他去做、去玩儿,就能让他更快的学。如果怕麻烦,做几下就去干别的,那几遍、几十遍的过程恐怕还得从头儿开始,反倒效率不高。
所以,老蔡讲,耐心是美德。耐心的陪孩子多做一遍,以后会少废一份心力。
箴言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话说一晃儿,小蔡就上了幼儿园。
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一次开家长会。老师询问每天都能在家陪自己孩子的家长有多少。老蔡惊奇的发现,有将近1/3的家长居然做不到。要知道,老蔡生活在一个小城市,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的节奏都谈不上快。家长们居然没时间陪孩子,这不科学啊!
接下来,这些爸爸妈妈们就各有说辞了。说工作忙的姑且不说。身边一些80、90后的爸爸妈妈,把孩子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一放,自己就去享受生活,觉得很潇洒,这应该骄傲啊。
老蔡想说,身为父母,第一要给孩子的就该是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才能了解他/她的感受、需要、喜好、理想......,才能给他更多支持、关爱、引导、教育......如果连这些都不了解,那到底是谁的孩子啊?别拿工作当借口,雷锋叔叔说的好,“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更别老想着享受和潇洒,为人父母,首先背负的是一份责任。
很多家长给孩子花多少钱眼都不眨一下,却不肯多陪孩子一会儿。古人说的还真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殊不知,养孩子就和种庄稼一样,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金钱不是决定性的,那份爱才是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