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公园里锻炼,听见一个奶奶对小孙女儿说:"你也跑跑步,锻炼锻炼吧!"小姑娘站在路边,犹豫着找了很多借口,就是迟迟不见她行动起来。
我看她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穿了一件连衣裙,脸圆嘟嘟浑身肉肉的,胳膊像两个大圆藕,小胖丫头跟奶奶站在原地商量半天,最后还是慢悠悠地踱着步离开了。
我现在每天晚上坚持半个小时的简单运动已经有一年多了,除了极少数给自己偶尔"放假"外,这项工作几乎天天不间断,雷打不动。
说实话,也有犯懒的时候,而且这样犯懒的时候还不少,几乎天天躺在床上不想动,天天都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
现在给我的体会就是与其犹豫不决跟自己商量,是不是今天给自己放个假不练,或者再往后拖延,还不如立即从床上跳起来,立即行动,早一分钟开始行动,早一分钟结束,好踏踏实实刷简书。
不瞒大家说,有很多时候刚开始练都是懒洋洋的,心想能练多少练多少,能练的哪儿就练到哪儿算,实在不想练的话就干脆停止。
虽然这么想过很多次,却没有一次练了刚开始的几分钟,或者练半路打退堂鼓,都是越练越精神找到感觉,越练越觉得从床上跳起来是让人逐渐欢欣鼓舞的,是一个无比正确的永远不会后悔的决定。
就像刚开始练跑步器械,看别人熟练快速地跑着,手脚并用,觉得人家也许就是天生的运动健将。我也小心翼翼摸上去,发现自己根本协调不好,更别提哗啦哗啦快速地跑起来了。
心里一阵强过一阵的懊恼,偷偷地问自己:"你到底行不行?是不是身体平衡四肢协调能力太差劲了呢!"
看看人家几岁的小朋友,胳膊腿够着都费劲,上去就快刀斩乱麻开练,管它三七二十一。自己摸索着学习,开始慢慢地练分解动作,甚至最开始都不敢把手放两边,而是把手奇葩地放中间才会感觉更稳妥些。
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手自然就能随意放两边了,跑的速度也一天天逐渐加快起来了,就和平时走路一样自然。
像以前我望着别人一样,现在也有人望着我了。我想,这就是熟练工种,经常打字就会速度飞快,还有的人运指如飞进入"盲打状态"熟能生巧吧。
运动后精神变得更加轻松,不仅是因为练够半小时分泌内啡肽,内啡肽也叫做"快乐激素","年轻激素",它能让人产生愉快体验,还可以减压,排解低落的情绪。
我为什么要逼着自己立刻跳起来开练,因为我发觉给自己放假不锻炼,并没有运动后的这种轻松愉快,反倒无精打采。
还有就是心理上战胜拖延懒惰完成小目标的一种满足感。
运动有如此神奇的效果,难怪有那么多人坚持不懈,乐此不疲,这种愉快体验只有热爱的人才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