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个中国女留学生火了,她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有人问她为什么要选择马里兰大学上学?他回答“新鲜的空气”。“这里的空气如此甜美清新,而且有些莫名的奢侈。”网上讨伐声一片,据说这个女孩子毕业于四季如春的昆明一中。我更愿意相信这个女孩子说的是他自己的感受,感受不分对错。但是他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归因谬误。”
一件事情做成功,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但有些人只强调其中的一两种,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甚至他归纳出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逻辑上的原因。
我曾经有个同事,孩子培养得非常优秀。我们向他讨教教育的秘诀,他告诉我们一个字“打”,孩子如果考试低于95分,回家一定逃不了一顿笋子炒肉。
但是我们真的就简单相信吗?说不定他在打了孩子以后跟孩子一起促膝长谈,说不定这个孩子有一个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妈妈,说不定这个孩子遇到了一个能够鼓励他理解他的老师,一个理解他感受的同学。
谁知道呢?所以有人说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成功也没有办法复制。时机、环境、人等等各种因素,甚至还有看不见的暗能量暗物质的在起作用。
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在家庭教育上摔得头破血流的家长们。跟大家分享一些家庭教育中的危险的坑。
第一个坑-----“我们夫妻关系挺好,只是在孩子教育上面有分歧。”
这是一句经常挂在家长嘴边上的话,好像除了那个不争气的孩子以外,这个家庭一切都圆满。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朋友和先生相恋结婚的,在经济上从来不克扣对方,也没有出轨小三之类的狗血剧情,丈夫是一个顾家的好男人,妻子是一个贤惠的好女人。除了在孩子的教育上,妻子认为丈夫过于软,丈夫认为妻子过于严厉之外,其他没有任何分歧。但正是由于在教育上的分歧,导致了孩子无所适从,在进入青春期以后跟父母对抗的非常激烈。这让两人非常的痛苦,不断地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到最后才深刻的意识到,一切来自于他们之间隐性的矛盾。这些矛盾他们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只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显化出来。
孩子从3岁开始学英语,朋友每天陪着孩子一起听读,孩子在英语这一块上也找到了自信,曾经在三年级的时候参加全省的希望英语演讲比赛,即兴的口语演讲拿到了第八名。这件事情朋友先生不以为然,指责说,让孩子丧失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朋友解释说,每天让孩子每天读英语,就让孩子养成一个跟漱口洗脸一样的习惯。不接受,经常当着孩子指责妈妈的这种做法,尤其是孩子疲惫的时候,有情绪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教育理念的纷争,朋友就是人们口中说的虎妈,说是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丈夫是属于温和民主的那一派,特别心疼孩子。这种争吵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越来越激励。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丈夫指责妻子心狠手辣,妻子指责丈夫没有原则,家里面争吵声不断。
两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才一步一步的找到事情的真相。丈夫是一个缺乏自我的人,属于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表面上看起来在家庭的各种决策上他顺应了妻子的想法,但是他心底有很多的愤怒。妻子是家里的老大,属于责任感特别重的人,同时也缺乏安全感。丈夫不断的退,她就不断的进,渐渐的丈夫就在这个家庭中逐渐的失去了主导权,甚至在这个家中显得可有可无。男人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但他又害怕跟妻子发生正面的冲突,再加上在童年中受到了很多的伤害,本能的把自己内心的那个孩子投射到儿子身上,对妻子的愤怒加上想保护内心的那个孩子,借着家庭教育的这面大旗,就对妻子发起了攻击。朋友是一个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的人,付出了那么多,就是想得到认可。结果没有非但没有得到想要的肯定和认可,却迎来了丈夫对她的全面否定。可想而知他们之间的战况之激烈。
经历了非常痛的一个心路历程,他俩在教育上达成了共识,更应该说互相看见了对方。朋友看见了丈夫需要得到尊重,想展现作为一个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一面,丈夫看到妻子极度缺乏安全感,需要关爱,需要实实在在的关心的一面。
当他们能够看到对方的感受的时候,事情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孩子要求在写作业时候听歌。因为听歌的时候管不住自己,效率非常低。所以爸爸不同意,儿子当即大发脾气。妈妈走出去以后对儿子说,“你爸太坏了,居然不同意你听歌,你肯定很难受,干脆我们把你爸抬出去扔了算了。”妈妈的话,让儿子放松起来,忍不住笑了。这个时候妈妈乘机说,“你爸呀,想把你往学霸方向培养,巴不得自己的儿子迅速的变得优秀,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父子俩迅速言和,一场纷争就这样揭过去了。
假设先生的教育存在问题,妻子指责他,只会让孩子不好的感觉加剧,觉得自己不被爱。
夫妻之间的互相指责,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位置不断的降低降低。他看不起这样的父母,也看不起这样的自己。价值感,自我认同感就变得越来越低。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榜样和看见,要给孩子树立一个理想的父母,值得他钦佩和追随的榜样,看见孩子的感受,让他觉得被理解被支持。
第二个坑----“纠结的父母教育出纠结的接子。”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实验,一只老鼠只要按一个按钮就会得到食物,所以每次饿的时候它就会去按这个按钮。它只要按另一个按钮,就会受到一次电击,屡试不爽。所以也谨慎地让自己不要碰到那个会受到电击的按钮,所以这个老鼠情绪非常稳定,脑电波正常。另外一只老鼠,按一个按钮,有可能会得到食物,有可能会得到电击,有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没有办法,饿的时候,他就尝试着去按这个按钮,有时候按两次就会得到食物,有时候按两次就会得到电击,有时候是三次,反正没有规律,这个老鼠显得非常的暴躁,情绪非常的不稳定,脑电波异常波动。因为它要花费大量的能量去猜测,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命运等待他。
当遇到一个特别情绪化的父母的时候,孩子就是那只老鼠。其实鹰爸虎妈不可怕,至少他的行为是一致的,如果能看到孩子感受,反而对孩子是助力。可怕的是一会儿父母变成老鹰老虎,一会儿又变成了鸽子兔子。这种不稳定就让孩子极度没有安全感,他的能量都消耗在如何维持自己状态稳定上去了。根本就没有能力顾及其他,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不能专心做事情是显而易见的事。
每到开学季,各种微信群里面就会例行的出来这么一句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这段话之所以那么流行,是因为对那些要求孩子成绩的父母来说,会给他们心理上的按摩,让他们觉得是做对了的。对那些真正的不在意孩子成绩的家长来说,他其实笃定自己的孩子会有一个好的前程,更不会担心孩子将来有没有选择的权利。
其实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家长们是纠结的。他们一面希望孩子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但是一面又不忍心孩子去苦读,当看到孩子不漂亮的成绩单的时候,他的心情是低落的,当看到孩子真的学得很苦的时候,他又告诉孩子说没关系。所以纠结父母就带来纠结的孩子。
但事实上,孩子在学业上每每需要上升到另外一个平台的时候,就会遇到一个瓶颈期,突破这个瓶颈期,孩子才能够真正地找到学习带给他的成就感。这个瓶颈期,不光是对孩子,对成年人来说都是很难愉越。
我们作为父母,这个时候必须要支持孩子,陪伴他一起度过。但往往我们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就放弃了,这个时候他们就开始心疼孩子了,所以让孩子始终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始终尝到的都是苦的滋味,这个时候他们又怨孩子。他说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但事实上真的要做好一件事情,就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刻意练习,需要他跟这个事情持续不断的链接,投入就会产生爱,投入也会让孩子找到乐趣。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学习。
而且对于遇事总退缩的孩子而言,唯有父母正面的果敢要求,才能激发孩子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坑------“对家庭教育理论一知半解,生搬硬套”。
“尊重孩子,让他成为他自己”。这句话听起来很美。在微博各种教育理论的文章上常常可以看到。
但这句话怎么理解?如何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式。
有一个蛋糕妈妈的故事。说有一个妈妈带孩子去买蛋糕,孩子说想吃巧克力蛋糕,妈妈说,“|宝贝,我觉得草莓蛋糕一定会更好吃哦,妈妈建议你买草莓蛋糕。”孩子说,“不,妈妈,我就喜欢巧克力蛋糕。”“宝贝,我还是觉得草莓蛋糕好吃。”妈妈拼命地说服孩子。眼看时间慢慢的耗尽,孩子不得不做出妥协,“好嘛,那就草莓蛋糕嘛。”这种事蛋糕妈妈似的伪民主。
我认识一个妈妈,她的孩子学业非常优秀,但是因为在学校里面跟老师发生了一些冲突,这其中可能有些误会没有澄清。孩子就赌气不去学校了,妈妈去参加了一个教育机构的学习。这个教育机构告诉他,学校对孩子来说就如同炼狱,你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你不能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是不愿意去面对,妈妈因为要尊重孩子,所以听之任之,尽管她老公对她的这种做法非常不认可,导致了夫妻之间强烈的冲突,但她认为他自己是做对了的,是尊重孩子的。长达一年多的时间,这个孩子在家里面黑白颠倒,万幸的是这个孩子对电脑有浓郁的兴趣,因为这个孩子想去参加一个计算机方面的比赛,让他妈妈给他报了一个培训班,在这个培训班中,他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些小伙伴告诉他学校学习的重要性,这个孩子也反思他的一些行为的错误性,也意识到跟老师的冲突中有一些误会。他跟妈妈要求主动回到学校。
当然像这么幸运的家庭并不多,更多的是孩子退缩回家里,就再也没有走出去。
尊重孩子,尊重到什么样的程度,要不要有原则和底线,原则和底线究竟该设立在什么样的地方?这都是值得我们家长深思的地方。
“原则面前绝不让步,情感面前绝不含糊”,所以人格教育的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所在,而任何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又不能拘泥于这些理论知识,一定要深入的思考,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看过一段教育视频,这个老师说家长不要跟孩子道歉。我老公就很紧张,说我们跟孩子道过歉,是不是做错了。我的解释是,老师这样的表达,意思是说,当我们做错了的时候,不要对孩子怀有内疚感和愧疚感。怀着这份内疚感和愧疚感的时候,就会做一些无原则的让步,有可能最后导致家庭伦理关系的混乱。老师也是人,他在表达一个概念的时候,未必会那么的精准。或者说由于时间的限制,他没有办法对一个概念展开阐述,导致听众的误会。还有的情况是,我们只接收自己想接收的东西,天然就带着一个屏蔽罩。
所以对我们这家长来说,只有不断的学习成长,才能够理性的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什么样的东西更适合我自己的家庭。
要想成功的避过这些家庭教育中的坑。需要我们家长不断地学习成长,理性地作出思考。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需要找到一套适合你的家庭的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