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老师的分享,深深植入心田的是这几个字1、在静默中造化2、浮躁的心没法平静是因为德行不足3、不争处下才能长久。在传播《道德经》的路上,我是执着的,刚来到香港,什么人也不认识,但只要是有接触过的人,我都很乐意与他们分享道德经。那时的自己,并不太在意别人的想法,只是想把经书先结缘给更多人,经过五年的时间,有些人开始真正的悟道,行道,并且依道而行出了实效。但更多的人只是知道我喜欢学国学道德经,并不懂得道德经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只有在一个群里,因为持续三年晨分享,才影响了一部份人真正热爱道,传承道。即使是这个过程,我自己也是乐在其中。如今才发现原来所做的事情也只是在随意地耗散精气神,并没有真正了解规律,有时还是在自己的主观臆断中。甚是惭愧!
1、事实上,争,能赢一阵子;但不争,才能赢一辈子。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认为,一个人能容纳百川、不在乎输赢,这种不争才是最大的争!提到争,我们第一时间反应就是我又不贪财,所以我就是不争的人。在老子的规律中,不争更是指一个人心胸的谦卑在下,有容乃大。我们在和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争而产生问题和矛盾。双方只要有一方能如大海的胸怀去包容,可能就风平浪静了。亲子关系的冲突也是如此,我们父母常常会只觉得自己在付出,却不知道其实也在不自觉地状态下和孩子争。我们在和孩子争理,争权,争自由。
2、今天在带女儿写作业时,孩子总让我帮她读句子,我有些不耐烦地说她的同班同学都已经独立完成作业了,只有你还要妈妈教。女儿有些伤心地哭了,开始我也不以为然,更強势起来,因为心里争个理就是我们小时候都是独立完成作业的,你们也可以做到!女儿哭着说:"妈妈,我只想让你教我!"这句话忽然点醒我,是呀!孩子并没有犯什么错误,我又何必大惊小怪的呢?再想想其实这是女儿对我的信任,喜欢我的陪伴,孩子现在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业也可以成为最美好的亲子沟通时光。一转念,自己的心也平静下来,接着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完成了作业。事后想想,现在很多家长和孩子,把写作业的时间当成了双方战场,新闻也报道一些因写作业造成的家庭悲剧,如果父母能从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家庭会和谐很多。老师在分享中说老子推崇天长地久的根本性秘密武器,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道为本”。那么“以道为本”怎么修?要做到三点:
第一,对下位者要施而不争;
第二,对上位者要受而不争;
第三,对不上不下者,要平淡如水而不争。
我们有的时候会忘记了自己的位置,父母要施而不争。当孩子和我们争的时候,或者我们责骂孩子的时候,都是因为双方没有平衡,那要如何平衡呢?处下才能居上,退后反能向前,这是规律。所以,越是上位者在语言上越要特别谦虚谦让。
3、希望通过悟道日志分享,不仅能清干坐自己认知的盲点,也能够唤醒更多父母以道为本育儿。帝王也罢,领导也罢,家长也罢,欲先民,就必须身后之——也就是,想要站在前面,就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想要领导别人,就必须要成就别人、滋养别人。就像雨伞一样,你不为别人遮风挡雨,谁肯把你举在头上呢?所以老子说“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一个人最宝贵、最值得拥有的就是内心永不放弃的如江海一样的创造、广大、平衡的品质——这是一个人走向自在、圆满、丰盛、永恒、幸福的大道所在。感恩老师的分享,感恩您的阅读,感恩一切在道中美好的遇见。[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