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檬菁
南锣鼓巷,我也是最近两年才去过几次。欢欢说想看看老北京的胡同,我们做爸妈的当然欣然支持。说起来,我也是在北京生活了多年的北京人了,但好像也很少进到城里,去了也是办事,没有在城里逛过。我心里的城里,就是二环左右的地方。现在交通发达,物质资源丰富,所住的周边能满足一切所需,基本是生活在哪里,就在那一片周边活动。原来在北京东边住,一切吃喝玩乐都在东边搞定。现在海淀西边,一样的方便生活,只熟悉周边。
现在所说的地球村,在哪里都相似,没有太大差异。
王府井是前些年去过。王府井也是因为娃想完成作业,体验北京的民俗和北京的风情。王府井周边大商场很多,没有太大兴致去看。逛了步行街,我们买了北京特色的几家糕点,也代表北京的一个特色。吃了北京口味的小吃。
说起北京,感觉既非常熟悉,又很陌生。陌生是因为很多地方都没去过,出门大多数时间都是导航,否则回不了家。去了一次南锣鼓巷,欢欢就非常喜欢,过了一段时间,暑假前又去了。那里有非常多好吃的,网红美食多,特别是夏天,热情似火,吃点冰激淋、喝点冷饮,很爽。平时基本不让欢欢吃冷饮,出去玩特殊对待,我都很大度,可以吃一次。基本是夏天吃冰淇淋,冬天可以吃榴莲饼。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称南锣鼓巷。 这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现在的南锣鼓巷也是传统与现在结合的胡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家离地铁不远,欢欢喜欢骑自行车。我们每个人手机刷二维码,各骑一辆摩拜,然后换地铁,直达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热闹非凡,人流攒动,胡同两边各色店铺林立。古色古香的青砖房子和青石板路面,构成原始胡同风貌。路边有大槐树挺立,枝繁叶茂,见证了胡同的变迁。
1 南锣鼓巷胡同多
16条胡同星罗棋布。
2 南锣鼓巷名人故居多
齐白石旧居:
位于雨儿胡同13号,东邻南锣鼓巷商业街。这里是一座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四合院建筑。
据传,这个宅子是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住所,后来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由于老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
现在的院子中间,有一尊齐老先生的雕像。
南锣鼓巷网红美食多这里是一座始建于清代中期的四合院建筑。
婉容故居:
位于帽儿胡同35、37号的旧宅院,原为清末代皇帝溥仪之皇后郭布罗·婉容婚前的住所,是婉容之曾祖父郭布罗·长顺所建。
这里原来只是普通的住宅。婉容被册封为“皇后”后,其父封为三等承恩公,该宅升格为承恩公府。作为“后邸”,加以扩建。
婉容进宫之前做皇后之前,在这里度过了美好时光。婉容也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后,选为皇后是幸运的,后来度过了凄惨的一生,这也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矛盾故居:
可园:
相传,可园是清末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园子虽小,但极为可人,这就是“可园”名字的来历。
3 店铺:传统与现代融合
传统风味的店铺:
陶缸烤梨,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缸,热气暖身。可以把缸子带走,缸子具有传统文化口味。
现在网红美食,创意店铺
出了地铁,就闻到成都的辣味
很多创意店铺
各种小巧美丽的陶笛
万庆当铺旧址:
在南锣鼓巷胡同整修过程中,拆出了一个完好的清朝老当铺门脸——万庆当铺,当年南锣鼓巷就已经被达官贵人看作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清末京城五大当铺之一。 墙面上三处门洞为万庆当铺的店门,仍保存较好,现在当铺铁门就密封在墙内。当铺门脸儿,灰砖砌成的近 3米高的墙体,包括两个小门和一个大门,宽约20多米;
据1940年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调查室编写的《北京典当业之概况》记载:“万庆当铺,位于南锣鼓巷3号,成立于民国二年一月,注册资本为14000元,有职员共8人,它是清末、民国初年京城五大当铺之一,经理郭润田。
南锣鼓巷像一位沧桑的老人,见证了历史的辉煌和风风雨雨,守护着历史的印迹。他从历史中走来,傲立于现在,展望着未来。南锣鼓巷,展现着北京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