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治国同志于2022年6月11日准备去加班的时候突发心绞痛不幸逝世,年仅43岁。而他也诠释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组工干部的一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党龄超过工作年龄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头顶信仰,脚踏实地。对朱治国同志而言,信仰上的天空是为民服务无怨无悔,跟党走,他为国家无憾;舍小家,为大家无悔;干实事,为事业无求。
跟党走,为国家无憾。朱治国同志在20余年的组织工作中,对党忠诚已经深深地融入他的日常之中,对于组织安排的工作,他绝不推脱尽全力完成;对于人民群众的工作,他全心全意谋划策略。从“党建口”再到“干部口”,无论哪个部门哪个业务,只要是组织安排,朱治国都毫无怨言,竭尽全力干好组织交代的任何工作。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从怀抱一腔热血扎根基层的大学生干部,3年内成长为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现郭勒木德镇)党委副书记,再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后来又任副部长。这一路上,他都跟着党走,为国家人民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朱治国同志深知级别越高责任越大,因此对于党和组织的工作都投入了全部的热爱与心血。组织给予朱治国机会与平台,朱治国用一生来回报组织,无怨无悔,奉献所有。
舍小家,为大家无悔。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该为百姓立言,为人民服务。但是对于自己的父母家庭确有诸多的忽视,自古忠孝两难全,成全了大义却又无法顾及小家,作为党员干部身负重任,时刻要奋斗在第一线。朱治国同志任组织二处处长时,经常通宵达旦地修改资料进行干部考察,对文稿逐字修改,一丝不苟。对于家人常因为工作忙碌而不能过多关注,但对于工作却是每一份都很有耐心。这也许也是朱治国的遗憾,对妻子不能做到更细心的陪伴,对母亲不能做到更贴心的照料,没办法对家庭投入更多的心思。但是也收获了在工作上的很多份成就,制定党员教育五年规划、谋划启动了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且代表青海省组织部在全国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上作代表发言等,成为全省组织的好党员、好干部。40多年人生中,短暂又灿烂,成为了人民的好公仆,组织的好干部。
干实事,为事业无求。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柴达木盆地到青南高原,从青绿的草地到飘雪的高原,每一个地方都有他的足迹,从村民到干部,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多个高质量指导性文件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都有他的身影。他明白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而非“自留地”,因此在工作中矜矜业业,从不因为手中的权力而为亲戚他人谋求便利,对于亲人朋友的现状也不会动用手里的权力进行改善,也不害怕因为自己强硬的作风惹人不喜。但是对于村民工作,基层党建工作,他都时刻注意,将自己的“责任田”运营好。工作以来,做到了两袖清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用自己的权力谋求私欲,只做好分内的工作。朱治国同志只干实事,不求其他任何的回报与私心。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守得住底线、耐得住寂寞,这样才能干净担当,有作为。
居诸不息,寒暑推移。朱治国同志的事迹将不断激励我们,激励我们心中要有信仰,干事创业要忠诚担当,尽本责,守本线,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