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马克思及其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战略
1. 本章将探讨弱者或至少是那些自称代表弱者行事的人的战略。激进派理论描绘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以及可能推动其实现的历史性力量;保守派理论则以种种理由证明这个新世界永难实现以及就算实现也不会变得更美好,警告人们改朝换代只是妄想,可能出现的新精英阶层与旧的统治势力不会有什么不同。
2. 新型职业革命家们在最初以斗士、组织者和指挥者的面目出现时,还必须把自己变成思想家,清晰有力地表达出人民大众的早期愿望,分析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并考虑今后如何纠正这些错误。
3. 卡尔·马克思他既因自己非凡的才智而受到革命同人的尊敬,也因对革命同人的嘲笑而遭到他们的强烈憎恶。他们明确主张唯物主义,坚持认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4. 《共产党宣言》是一股真正的力量,并且已经公开号召“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十九 赫尔岑和巴枯宁
1. 巴枯宁因在1848年四处参与欧洲革命而被引渡回俄国入狱服刑,后被流放,但在流放期间成功逃脱。自那以后,他不停奔走于一个又一个充满希望的革命场合,并发展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无政府主义学说。
2. 他反对所有形式的集体主义,但热衷革命,坚称破坏即创造。
3. “行动宣传”这一概念反映出巴枯宁对理论日益缺乏耐心,认定只有采取非常行动才能刺透混沌众生的模糊认识。
4. 它避谈政治,致力于在经济领域展开直接行动,谴责一切形式的权力。但它从未远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