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从过小年到除夕的这些天,乡下老家就常会有些老年人到各家各户送一张上面有油印菩萨图案,比手掌稍大一点的红纸。接到的人家,常会给送者一、两毛钱,然后把这张印有菩萨图案的红纸贴在家里的门页或墙壁上。
母亲告诉我,纸上印的是财神菩萨。接到了这张纸,就是接到了财神菩萨,意味着财运进了家门。来年会财运亨通。这也就是乡下老家人过年流传的“接财神”的习俗。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那几年,农村经济大发展刚起步,春节前来家里送财神菩萨的达到了高峰,有时一天要接好几个。每年回家过年拜年,都看到生产队里家家户户的门页或墙壁上贴满了大大小小图案不一的财神菩萨。
后来,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这些财神菩萨也由油印变成铅印,再到胶印,印刷得越来越精美,有的不再是一张油印的小红纸,而是一张A4纸大小色彩鲜艳的塑料纸,有的甚至更大,图案也很靓丽,贴在家里特别醒目,有的竟然把它当成装饰画贴到橱柜或窗户的玻璃上。
接这财神菩萨的费用自然也要高了许多,小则一元,多则五元、十元,碰到有钱的好心人家,还会给的更多。但有时给少了人家送的还不愿意。那时,乡下有些人就是以送财神菩萨赚一笔不菲过年的钱,有的给别人送财神菩萨,自己赚得钱袋子鼓鼓的。
尽管如此,接财神菩萨的人还是乐此不疲,来者不拒,甚至有多多益善的欲望。就是家里经济亲不宽裕的人家,每年都要接上好几个财神菩萨,期望能接到真正的财神,改变自己家里贫穷的面貌。有的甚至还以自己家接的财神菩萨多而感到自豪。
我家堂叔是个很幽默的人,有时接到一个人的财神菩萨,他就会对送财神菩萨的人说:“你这财神菩萨是从哪里请来的,怎么一点都不灵呀,我接了这么多,都还没有发财。
有时他又说,我给你一些信息费,告诉我一下,你这财神菩萨是从哪里请来的,明年我也去请一万个来,然后发动我全家人挨家挨户上门去送,送完了我也就成了万元户,春节就有吃不完的肉。
然而他年年说,年年都没有行动,硬是靠自己一家老少长年养猪养牛,摆脱了家里的贫穷困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过上了衣食富足小康生活。
参加工作后的一年,我在老家过年。除夕那天清早起床,我戴着近视眼镜,穿上一套新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准备去跑步,刚打开门就碰到送财神菩萨的老年人,他见到我说了一些我似懂非懂的“吉祥”话,我接过财神,返回屋里拿给他一元钱,他竟然不肯要,说大清早的还是送第一个财神,希望有个开门红,还说我一定是个有福之人,一定要给他五元钱。这时母亲刚好摘菜回来给我解了危,再给二元钱他才走向下一家。
我刚结婚后住在县城单位家属区,因为家属院大门长年是敞开的,刚开始我又住在一楼,有幸也曾在春节前接过几次财神菩萨,接到后不好意思贴出来也没有丢掉,只好压在写字台的抽屉里。
后来,每次回家过年或拜年,看到家里贴的财神菩萨越来越少了,就问母亲是什么原因。母亲告诉我,自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逐渐富裕起来了,送财神菩萨那种“轻快活”大家可能觉得丢人脸面,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去做了。
现在家家户户贴的都是各种精美的年画,有山水风景画,也有领袖人物画像、明星写真照,甚至还有印上自己或家人照片的年历。现在大家只信党和政府的政策,只相信通过自己勤奋劳动就能致富的事实,而不再信那种画在纸上的财神菩萨了。
我也通过了解得知,那种所谓的财神菩萨,实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年画,只是图案不一样。现在市场上仍然有那种印有财神菩萨的年画出售,偶尔也有人买,但很少有人再上门来送财神菩萨了,因为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大家请到了更好的“财神”,都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就是再买那种有财神菩萨图案的年画的人,也只是当作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