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篇文章是笔记侠知识经济实战营二期第一课作业:在现在的知识付费市场中,你个人最喜欢的知识产品形态是什么?
参加第一期的时候已经写了我最喜欢的知识产品得到APP,链接是://www.greatytc.com/p/b5dd53c2f06d。所以这回,想谈谈另外一款产品——网易蜗牛阅读。
网易蜗牛读书是网易2017年2月28日才上线的一款读书产品,以它目前的产品形态来看,感觉跟知识付费不会有什么联系,但我却觉得,它很有可能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一匹黑马(当然以下内容纯属猜测,欢迎大家拍砖)。
首先在网易出网易蜗牛读书之前,已经有一款读书产品叫网易云阅读了;其次,读书类的产品早已经是红海市场,而且从长远看来,读书类的产品已经过了红利期,未来读书的人数、读书量,以及电子书总市场并没有看到会大幅增长的前景,那网易为什么要杀入这片红海来做一个读书类的APP呢?
而知识付费领域,未来的增长空间还非常大,就像方军老师说的,现在知识付费领域还处于早期阶段,这个领域未来的增长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首先从动机上来看,做一款读书类的产品预期收益不大,而如果能从读书切入知识付费领域的话,预期收益是很不错的。
但是现在知识付费领域已经有好几个“巨头”了,有得到、喜马拉雅、知乎、在行分答、千聊等等产品,想杀入这片市场做巨头已经非常困难了。
如果你是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想杀入这片市场,其实就需要回归到问题的本质,进入这个市场需要什么。一是需要有对知识有需求的大量用户,二是需要能生产知识或解读知识的人。知识付费平台产品是需要两方都有的,否则平台玩不起来,而对知识有需求的大量用户是需要先有的,否则就无法吸引生产知识的人进来。所以第一步是先吸引对知识有需求的大量用户,第二步是吸引生产知识的人。
比如得到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做订阅知识产品,它做的是“每天听本书”,靠这个吸引了大量用户之后,才开始做订阅付费专栏的。
网易蜗牛阅读现在就干了刚才说的这么两件事。
首先网易很擅长杀入红海市场,比如网易云音乐,在有酷狗音乐、QQ音乐、百度音乐、虾米音乐等巨头的情况下,还能做到几亿用户,靠得就是精准地洞察到竞品未满足的大量用户的需求痛点。现在网易蜗牛读书也是一样,会对知识付费的人,一般都会看书,所以在还没有知识生产者的时候,可以靠书来吸引知识消费者。但读书也是红海,怎么杀入呢?
读书者的需求是看他们想看的书,现在大部分读书类APP的购买逻辑是跟线下实体书是一样的,按书本定价、数量来收费,只不过电子书比实体书便宜。所以读书者未能满足的一个需求是有时只是想看书里的部分内容,特别是泛读的时候,可能需要查阅十几本书,而如果我们都买下来需要花费很多钱,不买又查不到。网易蜗牛读书就精准切中了这个需求,所以每天送你一小时畅读时间,如果还想读更久就按阅读时间来计费。
就凭这个精确的切入点,网易蜗牛读书从今年2月28日上线到现在,安卓+苹果端的总下载量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已经突破了100万。
一旦有了用户基数,它就凭借用户基数找了一帮领读人。
这样,就把知识生产者也搞定了。
在3、4月份的版本中,读书还是它的首页tab,而在最新的版本中,已经不是读书,变成领读的动态流了。
就这样,知识消费者有了,知识生产者有了,知识消费者和知识生产者之间也有了关注关系,接下来再做知识付费,是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像知乎有了大量对知识有需求的用户和大咖,于是做了知乎live,得到有了大量对高效听书有需求的用户,于是做了订阅付费专栏。如果以后网易蜗牛读书不做知识付费,是不是放着钱不捡啊?
所以我推测,网易蜗牛读书,很可能会是知识付费领域的一匹黑马,从读书进入也许只是在红海竞争之下的一个切入方式。这也是我除了得到之外非常喜欢的一个产品,因为就是想看的书太多啦,全部买下来花太多钱,而且家里也放不下,搬家的时候也非常麻烦,最近经常在路上用网易蜗牛读书看书,非常实用。
我是袁茜娅,笔名汐崖子,个人公众号“第五维世界”,微信号heitanxiaoxi,欢迎你跟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