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是决定中国现代化总体进程的关键一环,是实现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是要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调动各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治理“领头雁”的引领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持续拼搏与努力奋斗。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作为基层社会中的“关键少数”,是党和政府对农村各类方针政策“靠前一公里”的直接贯彻者和“最后一公里”落实者,直接参与农村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领头雁”功能。积极从当地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以及在外经商返乡者中挖掘公道正派、热心群众工作、致富能力强的人才,加强培养并在合适条件下将他们充实到党员干部队伍中,不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并为其提供良好物质生活基础,畅通其成长晋升平台,鼓励他们将知识送到群众眼前、将理想书写在乡村大地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于实践,勇于在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挑战中磨 炼意志、经受考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治理“主心骨”的凝聚力。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全局性历史性的艰巨任务,既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有序推进。因此,增强组织凝聚力,发挥“主心骨”作用,是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有形覆盖与无形覆盖相结合方式,探索多样式的“支部联建”模式,坚持基层党组织联结与农民利益联结相结合,提高农民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功能,彰显“主心骨”力量,汇聚强大动能,将民心凝聚起来。党员干部是联系群众的关键枢纽,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都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想群众之所愿、思群众之所急。要注重结合基层治理工作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深入群众,总结好方法、尝试新思路, 密切干群关系、赢得民意基础。扎实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坚决遏制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规范党员干部工作行为,确保“主心骨”不移不变,始终能够凝心聚力。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不断激发农村基层治理“排头兵”的爆发力。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得以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是必须有充分的制度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始终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基层组织的监督考核指标,对工作实绩进行科学评估。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都有明显差异,考核指标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差异性以及乡村振兴与治理现代化任务的长期性、阶段性特征,不能简单划一。要适时打通各部门监督考核通道,减少基层 组织的监督考核数量。可由上级部门合理统筹,优化各部门对基层党组织的考核数量,摈弃无效的监督、去掉重复的考核,既要保证发挥出相应监督激励作用,又保证不做无用之功。鼓励引入第三方研究机构进行过程测评,规避简单的材料考核,有力提升监督考核的科学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