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和班里的大部分处不到一起。
小学,初中,被看成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只是和班里的前几名象征性人以群分熟一点而已,谈不上深交与否。
高中了,高一举手太积极,被不喜欢,大家都不喜欢太积极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的,总觉得低人一等,或是老师的小跟班。
高二了,来到不喜欢的班级,看着不喜欢的同学,我几乎谁都不喜欢说话。
学习依然刻苦,前十名大部分是稳在的,依然前面的同学和后面的同学自有一道无痕的线隔开。更何况还是沉默寡言,不会主动的我。
大学了,喜欢的专业,依然不喜欢的大部分同学。他们超越侃侃而谈,变成夸夸其谈,吹牛自己如何如何,我看不起,嗤之以鼻,不屑与交。
从小到大,班群里的热闹从来都不是我的,只是冷眼旁观而已,偶尔默默看着我关注的人在里面言语几句,但从不说话,除非必要。
就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所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也曾觉得孤独,也曾为自己惋惜。但想起姜思达说的“你单身那么多年,你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命吗”
借用过来就是,你冷群那么多年,还指望自己在群里叱咤风云吗,搅个热火朝天吗?
也曾羡慕过在各群里水得风起云涌,称兄道弟,朋友遍八方,义气云天的人,可能水群也是要天分的吧。
然而,慢慢也不羡慕了,只是个虚幻的群而已,何必在意。
多少人网络上风生水起,现实中七零八落,飘摇的蓬草。网络无论怎样,终究是空虚的,到头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罢了。不如现实虽辛劳,却也心安踏实。
听说水群水的好的以后都会有大发展,有出息,有潜力?当然非也。不过各有各的道。潜心学术,深入简出,必定不会在意这些,水群好的人,容易自来熟,销售外联有优势。各自目标不同,无所谓比较。
不在乎,处的好又怎样,人生终究匆匆离别,热闹群终究冷却,人终要独自走向终点,无人能伴,因为你我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独自来,独自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也该早适应了这孤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这一世,不过匆匆过客耳。
忽然很喜欢“匆匆”这词,才明白朱自清先生为何以它命名自己的书。我们匆匆的来,匆匆的长大,匆匆的找工作,匆匆的成家,匆匆生子,一切似乎都有一个时间在牵着,多少岁该上什么学了,多大了该成家了,慢了便成了“剩男(女)”。谁允许你这么喊了,谁订的这时间了,我同意它适用在我身上了吗?
是的,我知道,谁也敌不过时间,可谁想自由,不是吗?自由快不得,心也急不得,但既然时光注定流逝,何必在意流逝的速度,珍视当下,过自己想做的事,不比一世的浪漫与满足吗?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时代急着浪漫,而我欣赏史航老师的“浪的慢一点”。有人问史航为什么那么喜欢读书,他答“有时一个人读书就是为了落后于时代,不搭时代的便车。”
是否,落后于班群热闹氛围的我,也是个老实人,不想搭便车,浪的慢一点?
既然处不到一起,那就算了,自会有处到一起的人,自会有和我一样的人。在此,在彼,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