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微笑:
婴儿在三个月时,会对这个世界很友好,露出微笑。标志着这个孩子开始和这个社会的客体发生链接,也标志着他的注意力从内在转向外在。
共生期和自闭症期最大的区别就是有了我和你的差别,就是知道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这种个体。
他人在场时候的独处(温尼科特)
“只有当独处时(这里说的是有他人在场时的独处),婴儿才能发现他自己的生活。而与之对应的一种病理性的生活,则是建立在对外在刺激的反应的基础上的生活,那是一种虚假的生活。当婴儿处于这里所说的这种独处的时候,而且也仅仅当他能够有这种独处的时候,婴儿才能处于一种成人称之为放松的状态。他可以处于不整合的状态,不用着慌或要勉强应付什么,也不需要有什么方向,他只是存在着,既无需应对外部环境的侵犯(前提条件是因为他在妈妈的保护下,外部环境不会侵犯到他),也不必一定要主动地做些什么。这是一种安于本我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下,婴儿会生起一种感觉或者脉动,在这样的感觉或者脉动中,他将感受到真实,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真实的、个人的体验。”
所有婴儿出生的前两个月之内,全部都是回避模式。他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我们叫做否认的心理机制中,否认的意思就像鸵鸟一头扎进那个沙漠里面,外面再有危险它反正看不见,听不见看不见,这就是一个回避型的模式。
依恋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最早期一两个月回避模式,到了三四个月时,回避模式加矛盾模式,有一点点安全模式,到了五六个月以后,如果他的妈妈足够好,他的安全模式才逐渐增加。
吸吮手指的第一个意义是区别我和非我,第二个意义是他在想妈妈。
中间地带:中间地带指的是,母亲给婴儿的原初的全能感与对现实充足的客观认知之间的地带。也就是说,在婴儿和母亲重叠的这个中间体验地带里,母亲从和婴儿合为一体的状态,过渡到被婴儿当成可以认知而非想象的客体。在这个中间体验区域,婴儿一方面感到自己的全能控制,感到安全,另一方面也是看到母亲是不同于我的另一个客体的起点。
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是第一个 “ 非我 ” 所有物(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最早出现在孩童的玩耍中,也是艺术经验的前导指标,它不是母亲所给予的,因为过渡性客体是儿童自己发现或创造的。它甚至比母亲重要,是儿童「几乎无法切割的一部份」 。常被用来代表过渡性客体的物品包括一条毯子、一件旧衣服、柔软的玩偶或是呀呀儿语、不断重复的动作等 (有些儿童甚至会创造旁人无法理解,但对其有特殊意义的话语 ) 。这些物品或声音并不是过渡性客体本身,真实的过渡性客体是介于拇指与外在客体 ( 那些柔软物品或特殊声音 ) 之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