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地的朋友孩子不上学一年多了,上周跟她联系说孩子说的要上学了。晚上我给朋友打电话问孩子现在什么状况。
朋友说:“孩子说的上周去没去,说今天买买学习用品明天去(没去)。我催着他一块去买了学习用品。现在他上不上学,我都不焦虑了,好像能接受他不上学了。
上周咱的智慧女性成长营说到孩子买名牌鞋子,我有个问题想咨询你。儿子买鞋子,我会跟他说,五六百的能买得起,就是你现在还在长个,没必要买这么贵的鞋子。咱也不是去地摊买,二三百的对吧?穿不了多久又得换是不?买东西的时候我经常会跟孩子说东西太贵了,这样说行不行?”
我说:“那你看了院长的指导之后,啥感受?会跟孩子怎么说?”
“嗯——我跟那个妈妈一样。”
“那咱没看进去院长的指导,没理解。”
“是的,我就发现我融不进去,听课也老听不进去。”
“咱先不说孩子了,你自己给自己买件衣服啥的,你什么感受?”
“我也会觉得太贵了,我看中的五六百块的衣服都不舍得买。”
“所以呀,咱的不配得感太强烈了,咱都有满满的不配得、不值得感,你说咋去引导孩子呢?”
“上次参加完咱的读书会,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也不是特别穷,但父母教育得就是一定要节俭……打小我弄啥都可舍不得,我是不是受小时候的环境影响太大了?”
“你说呢?你这个反思特别好,终于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肯定是呀,咱现在还在咨询吗?”
“暑假断了两月没咨询,这孩子不上学也不行,说上又不去,这咋弄呀?”
“刚才咱说不焦虑了,不是不焦虑了,是咱没招儿,没办法了,很无奈无力,咱才说自己不焦虑了。咱连自己的真实感受都不愿意直面啊。孩子为啥说今天去呀明天去?因为咱催得太急了,那是孩子的缓兵之计,他去不了。”
“我猜他是怕去了跟不上……”
“你担心这个问题吗?”
“担心,所以我跟他说跟不上很正常,不要急,妈妈对你没那么高要求了,只要去了就行……”
“你说的跟不上很正常,是孩子去了之后回来跟咱谈,咱这么应对,这是后话。咱孩子不上学压根都不是这问题,所以咱投射了。根儿上的问题没有解决,孩子都不会上学的。家庭不幸福不温暖,家长没意思。一个不幸福的、不配得感强烈的妈妈是养不出来一个内心丰盈的孩子的。所以咱的问题不是在孩子身上,所以咱说的咨询的顺序是婚姻关系、原生家庭,最后才说孩子的问题。就咱现在这种骨子深深的不配得感,唉声叹气,满面的不幸福,孩子能愉快地上学吗?孩子敢在咱面前开心吗?你瞅你的头发。”
“你说得对,班会那个家长(说婆婆装可怜)的连线我也听了,我就是不知道从哪方面开始做?”
“假设那是你在直播间这头坐着,你猜院长会怎么说?”
“呵呵,院长肯定也会让我整头发。”
“是的,咱先从外到内改变,因为改变外在更快。咱先做的第一步就把头发整整,买件你舍不得买的衣服,先从一小步开始。”
“谢谢你啊,跟你聊聊感觉没那么难受了。”
“咱老说孩子不咨询孩子不求助,你瞅咱自己的求助能力,我每次给咱联系,咱都哒哒哒能说可多,你主动联系过我吗?不是出现严重的冲突你一年到头都不联系我啊。你咨询该做做,平时可以找我聊聊,别一个人在那里难受地活着……”
跟朋友聊了好一会儿,希望对她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