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的《瓦尔登湖》早有耳闻,但我对这种散文哲学类的书一直望而却步,怕理解无能,糟蹋了经典。今日在家闲来无事,便随手拿起了身边的这本《瓦尔登湖》,想要自我挑战下,想着有了一定人生和社会阅历的我,兴许可以读懂其中的意涵和境界。
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刚看第一篇文章《省俭之道》不过一半,就有些昏昏欲睡,里面的语言倒不至于晦涩,但或许是译本缘故,经过加工转化了语言,总觉得读来别别扭扭,既不如中国散文的文字充满诗意,让人叹为观止,也不像哲学书深刻隽永,引人深思。其中,有一些观点虽然可以理解,但不认同,譬如关于房子、衣服等的批判,总是站在满足实用性、过简单自然的生活单一角度进行宣扬,却忽略了现代文明和时尚的意义。在浮躁奢靡的现代社会号召人民删繁就简,接近自然,保持纯真、恬静的心灵,固然是好事,但过分和单一角度的论证和宣扬,就是矫情了。
当然,书中还是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和句子,特此摘录,以飨书友。
平静而绝望,这就是许多人的生活。所谓天命,就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绝望。智慧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做绝望的事情。
年长者未必有能力指导年轻人,因为老年人的收获不少,但失去的也不会少。
现在的出版业,廉价而量大,出版了如此多的翻译书籍,却没有拉近我们与古代那些英雄作家们的距离。那些作家一直都是孤独的,他们的文字总是被印得稀奇古怪而令人费解。
作家说话的对象是全人类的智力和心灵,是任何时代中任何一个能够理解他们的人。
我们需要的不是贵族,而是高贵的村子和优雅的村民,如果有必要,哪怕少修一座桥,多走几步路,我们也应该在环绕我们的那片黑暗的“无知深渊”上至少架起一座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