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可能你们不信,魔都对于跑过不少地方的我来说,却很陌生。活了四十多年,仅去过两次,第一次是1997年大学即将毕业的那个春天,学校组织去同济大学参加实践课程,住在校园内。抽空去转了转外滩、南京路以及豫园,还有总是逼仄潮湿的里弄棚户。记忆比较深刻的是校园内那个卖早点的大妈,摊子旁边挂个手写牌子写着烧饼,班里一个粗心的男同学排了好长的队好不容易轮到了,说买两个“烤饼”,大妈生气的翻起白眼说:“去看看清楚,我不卖烤饼”。这位同学被拒了,愣是没吃上这两个饼。
第二次是在京工作后的第二年,跟同事去上海出差,短暂停留两日。记得那时陪单位一个四十岁的会计姐姐去南京路某商场买鞋子。她想一次试两双,售货员说试一双好了再拿另外一双。会计姐姐很执着说:“我们北京来的,诚心想买的。”只见售货员不紧不慢回了句:“哪里来的也是这样。”气氛突然就尴尬了起来,有两虎较劲的赶脚。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样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总在各种媒介看到魔都的日新月异,却再未亲身体验。这次跟同学相约去看展会,有机会再一次感受魔都。
首先是交通工具,高铁窗明几净,有专门的垃圾区、饮水区、大件行李存放区、以及餐车,设施全且方便,真的把美国欧洲的列车甩出一条街,怪不得老外夸赞呢。虽然要乘坐5个小时,却因为环境舒适整洁而不觉得漫长。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从南京上来的一位30岁左右的女士坐我旁边,不带耳机一直打电话、跟孩子视频比较呱噪。
到达上海虹桥车站已是傍晚,坐地铁去酒店。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感觉仍旧置身于北京高峰期的人流里,并没有觉得已经到了另一座城市。记忆中的上海人民喜欢说土语,不喜普通话。那时坐公交、问路就比较困难,听不懂。如今在地铁里听到的大多是普通话,也许也是外乡人到上海多了的缘故吧。
在上海待得这两天天公作美,初冬里阳光灿烂。走在静安寺附近的大街上,浑身暖洋洋的。街边仍旧有绿树点缀,总体感觉比北京小巧清爽,有着优雅和小资的情调。比如我们吃的一家川菜馆叫“付小姐在成都”,而北京就叫“重庆辣妹子”;再比如有一家叫“蜀城巷子”,而北京就叫“蜀国演义”。
漫步上海,脑海里总是闪现一幅画面:上海就像京剧中的青衣,精致的装扮,手拿帕子轻盈地颠着脚迈着小碎步,风韵袅袅;而北京就像一位膀大腰圆、混身腱子肉的壮汉在举大锤,浑身流汗、彪悍粗旷。
总之,我的上海印象也就是二十年时代变迁的浓烈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