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这个词,很多人都不喜欢,但“放弃”这个行为却几乎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中,大到选择人生的发展方向,小到决定每顿饭吃什么,似乎只要伴随着选择和决定,就需要我们有所“放弃”。
我想很多人都面临过一些看似重要的人生转折点,不得不认真的思考:
在梦想和现实面前,该怎么选择?
在家庭和职场之间,该怎么选择?
在工作A和工作B之间,又怎么选择?
每一种选择的代价似乎就是必须做出“放弃”,所以,我们不喜欢“放弃”这个词。特别对于放弃的是一些自己本能够拥有或者说已经拥有的东西,更是难上加难。
因为不喜欢放弃,我们把“放弃”看成一种妥协和牺牲,虽然从小学作文就有“放弃也是一种美”这样的题目让我们试图改变对“放弃”的厌恶,但是本质上,我们似乎还是无法坦然的接受有关“放弃”的任何决定。
关于“放弃”这一行为的深入认识和反思,源自于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少有人走的路》。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M.斯科特·派克,他毕业于哈佛大学,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实践,取得了卓著成绩,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仅在北美,其销量就超过了700万册,被翻译成了23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常驻了近20年的时间。这本书旨在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
《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让阐述了人生中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背后的本质,揭示了人生是一场艰辛的自我探索之旅,唯有面对与克服困难才能拓展自我,让心智变得成熟,实现心灵的自由。而我在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对于“放弃”这一行为的认知,通过作者的阐述,我发现“放弃”虽然在人生中是很难的决定,但是作为一个渴望或追求心智成熟的人来说,学会“放弃”至关重要。通过这本书,我发现"放弃”对于人的生活起码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是哪两个作用。
一.放弃是实现平衡的最高原则
在我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我们都会忍痛选择放弃一些我们非常“珍视”的某些东西,这虽然会带给我们痛苦,但是,我们还是会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那么,为什么“放弃”是痛苦的,我们还会选择放弃呢?
要解开这个答案,我这里引用《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经历的一段经历:
作者9岁那年刚学会骑自行车,家附近有一段陡坡,一次作者骑着车飞快地向坡下冲去,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使他感觉棒极了。如果刹车减速,必然使这种快感大打折扣,所以作者盘算着:道路下面转弯处,也绝不减速。结果悲剧很快发生了,几秒钟过后,作者从车上摔了出去,四仰八叉地躺在树丛里,身上多了好几处刮伤,崭新的自行车也撞到一颗树上,前轮撞变了形。——这就是失去平衡的后果。
没错,我想说的是,即使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会带来痛苦,但是,失去平衡会让你更加痛苦,所以我们会选择适当的“放弃”。
高考的时候忍痛放弃一段懵懂美好的爱情,因为我们不想因分心高考失利导致人生失去平衡;
职场妈妈忍痛放弃一份热爱的工作全职在家,因为不想因照顾不好子女使家庭关系失去平衡;
受人尊敬的军人放弃享受小家的幸福驻守在祖国的边疆,因为不愿国家间安全防守失去平衡;
这样的放弃,其实总是随处可见却又仿佛不得而见,因为我们不曾认真审视。
我们忍受“放弃”的苦,是因为“失衡”会带来更大的痛苦。所以,这些时候,放弃是实现平衡的最高原则。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一段话:“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需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时不可避免的。”
所以,看到这里,我希望你不再那么排斥“放弃”,因为在人生中的很多时候,平衡更加重要,是维持我们人生平稳前行的绝佳选择。那么这个时候,“放弃”可以说是一种策略,它可以让你减少痛苦,避免人生更大的遗憾。
二.放弃是前进的必要手段
在我们的观念里,放弃和前进是对立的,要么选择放弃,要么继续前进。而通过《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中的深入探讨,我发现,真正的“放弃”,恰恰是正确的前进。
在解释原因之前,我想先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前进途中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有些人可能说是“路途”的坎坷,有些人可能说是资源准备不足,有些人可能说客观形势不好......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些都是客观原因,但真正阻止一个人前进的永远是主观因素,因为主观上不想前进,客观条件再有利也只是徒劳。
那么,在所有制约一个人前进的主观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引用《少有人走的路》中一个观点:进入未知的领域,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在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
也就是,阻止我们前进的就是那个”旧的自己”,放弃固有的思想和陈旧的观念,这其实是非常并不容易的。
比如,父母的“找份稳定的工作” 、“把钱存起来”等等一些旧的思想观念,我们几乎很难改变。当然,年轻的一代也有一些旧的思维模式,比如一个习惯了做基础工作的员工一旦被提拔为管理岗位,就会不适应,因为新的工作模式和自己以往的认知模式不符。还比如,有些人在观念里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不愿去接触任何向其推销保险的人,也不愿自己去学习。
这些旧的思维模式,旧的观念、旧的思想几乎存在我们生活的各各方面。而人如果一直固守自己这些陈旧的立场就很难踏入新的领域,不踏入新的领域,接触新的知识和世界,那么就很难取得进步。
父母的旧思想可能阻碍了子女尝试新的生活和挑战的可能性。坚守基层岗位处事方法的员工可能错失升值加薪成长的机会。抗拒排斥保险可能错过了一次为自己提供保障的机会。
由此可见,人只有学会放弃一些”旧的“观念,摆脱固执的坚持和束缚,才更可能成长和前进,才更可能心智成熟,从而遇见更多可能性。
所以,前进和放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适当的放弃,就是最正确的前进。这个时候,”放弃“是手段,是你前进的加速器。
综上,虽从容的选择“放弃”对我们来说很难,但是只要认清“放弃”是维持生活平衡和进步的重要手段,其实你会更容易做出“放弃” 的勇气。
最后,希望在你人生的重要时刻,都能适当学会“放弃”,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