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不是在赶火车就是在赶火车的路上,从广东到武汉再从武汉到洛阳,写周记的当下就是从武汉到洛阳的火车上。没有抢到动车票买了卧铺票回去,要八个小时。跟老公商定轮流看娃休息。昨天收拾行李一直到很晚,今早一大早起来赶火车,大家都很累。期间有考虑过开车回去,无奈小朋友晕车的厉害还是决定坐火车。前四个小时我看娃,老公补觉,后四个小时,是我的时间用来写周记。到了家怕是要忙碌起来更没有时间来静下来思考记录了,再者时间上也有些紧张。所以要尽力在车上完成。
此时此刻真的是头脑有些昏沉,身体疲惫不堪,躺在上铺写周记眼皮都在打架,好想就闭上睡了,就是怕舒服是舒服了,该完成的没有完成,既然想自律也列了计划,就不想给自己找任何的借口,况且这也不算什么,努力的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写周记就好了。
过去的一周除了在赶火车以及赶火车的路上其次就是在吃饭以及去吃饭的路上。提及吃饭就必须谈谈老公的大家庭,确切的说是小朋友爷爷的大家庭。
小朋友的爷爷有八个兄弟,爷爷排行老五。八个兄弟相处的很好。得了空就会聚上一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不论过节与否,周末或平时都是如此。
八个兄弟现在有一大半都退休了,儿孙都在跟前。只有老公一人例外跑来武汉与我一起。有了小朋友之后,婆婆上来武汉帮我照顾小朋友,只留公公一人在家照看小店。其他几个兄弟总会时不时过来找小朋友的爷爷一起喝茶聊天,小朋友的爷爷也不至太过孤单。老公每次跟我谈起这些,心里都充满了感激之情,于我,除了感激之外,更是对他们这份兄弟情谊多了份敬重。两个人齐心尚且不易,更何况八个。所以每次回去这个大家庭齐聚一堂,喝茶聊天,老公总会提前把账结了,也是另外一种感恩。这次老公因为上班没法跟我一起回家接小孩(今年要回我家过年,婆婆一个月前把小朋友带回了广东这边。),便叮嘱我一定要帮忙付饭钱。
对于去参加这样大家庭的聚会,其实我心里一开始是有发怵的。一是语言不通,二是因为家族庞大,加上回去少的缘故,总是怕不能对号入座,喊错了人。比如这次就把大伯叫成了二伯。所幸长辈们对我都很宽容与和善,吃饭的时候总是用蹩脚的普通话跟我说,阿华尝尝这个菜,阿华试试那个菜。搞得我很不好意思,把他们“推荐”的菜都试了一遍,哈哈,确实很好吃。
临近返程的一天又去一个叔叔家吃了饭,叔叔亲自下的厨,厨艺很是了得。之前去过其他叔伯家吃饭基本都是男人下的厨房,倒是在南方这个地方有点颠覆我的认知。我自己的公婆家也是公公下厨,不论平时做饭还是有客。想来老公也是颇受影响的,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就是原生家庭,老公的原生家庭氛围是极好的,着实是很喜欢这一大家子。
这里我还要特别说说我的公婆。这是第一次我单独带孩子与公婆相处,他们对我很照顾。短短两天的时间,我们的关系比之前亲近了不少,对两位老人我心里也是充满了深深的的尊重与敬爱的。他们原本该享受安逸平静的晚年生活,却因为小朋友不得已两地分居,不辞辛劳。对此我是感激与愧疚的,也尽力让他们拥有晚年该有的幸福时光,孙儿绕膝,小辈孝顺。
早期我对家庭的认知是很狭窄的,我的家庭里只有我,小孩与老公,标准的三口之家。现在的我的家的范围更大了一些,有我们,有小孩,有长辈,家庭里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其乐融融。家本该如此。也是本次之行这些长辈们教会我的,而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大压力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在头也也不抬,急匆匆的赶路赚钱,却忘了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静下心来与伴侣交谈,认真倾听伴侣的的声音,给远在他乡的老人多打个电话。我们总是在等,等有了钱有了时间带他们去最好的酒店用餐,去看最美的风景,却忘了他们在长大,他们在老去,她正在变老......有很多无奈,却并非完全情非得已。他们与钱无关,却是我们最大的一笔财富,千金难买,万金不换。
要过年了,如果平时可以找借口,那么过年请好好陪伴,放下手机,感受你拥有的巨额财富,像葛朗台那般,做一次完完整整的守财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