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没有写随笔了,没什么可写的,乏味的生活就像这燥热的夏天,让人只想缩在阴凉的角落里不动弹。
写两点
一:
现在可能很多伙伴实习,然后发现社会上的运行逻辑跟学校差的太多了,得体验挤地铁,得体验一个人搬家,体验一个人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体验离家思家,一个人孤零零的感觉…
在进入社会的那几个月,应该是各种情绪不稳定的时期,过段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你就麻木了,被动接受了。
二: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作为一个喜欢换位思考的人来说(但也不是总是这样),就是对于开一家公司的老大来说,他希望的员工是什么样的?
首先从员工角度来说,觉得公司扣扣搜搜的,空调到点就关;没有下午茶,过节福利近乎没有,还抓考勤,甚至用点纸都舍不得,一大堆人用一包…
然后大环境好的时候,没见加多少工资,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一下裁这个部门,一下裁那个部门,员工天天胆战心惊的。
总之,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可吐槽的点太多了,但大多数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事。
但是从老总的角度来说,每天看到员工磨磨蹭蹭,晃晃悠悠地来到公司;中午呼呼大睡,到点了还在那打呼噜;没到点就下班了,也许以结果为导向的领导不会在意这些。
可是假设,公司效益不好了,员工的产出也根本覆盖不了公司的开支,这时候我想没人受得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自己开了一家小超市或者蛋糕店,这时候你其实也算是老板了。然后雇了一个员工,这个员工你面试的时候也还可以,看起来挺勤快的。
但是工作没多久,这个员工天天上班迟到,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工作的时候也不上心,要么弄丢了货物或者做坏了蛋糕,或者跟客户吵架。将心比心一下,我就不信你能忍受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说不定发生第二次的时候就把别人裁了。
大家自己把自己带入这样的情景中,只要你还有喜怒哀乐,那么一定会做出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的。
人性就是这样,赚钱的时候一切话都好说;资源缺少的时候,作为公司的掌舵人,一定会做出一些“不够人性化”的选择,因为他不可能看着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公司倒闭。
就像你自己开超市,刚开始肯定也是充满希望,觉得超市会越来越大,钱会越赚越多,但是随着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这时候的你肯定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处变不惊,深谋远虑的老板可能会顺利度过危机;但是没见过这些场面,一遇到大问题就慌了的老板,肯定也是会被淘汰的。这时候你看着自己当初满怀希望种下的种子,都到了开花结果的阶段却枯萎了,心里能不痛苦吗。
所以稍微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有些我们员工觉得公司小气,老板不是人的事情,似乎都说的过去了。
当然,我也是一个苦逼的打工人,不会因为我说了这些话,老板就给我加工资或者第二天去当他的私人助理。说这些,只是觉得作为一个员工,只要不是太混日子,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差不多就够了,如果你能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问题,说不定某天你就是公司的合伙人了(略带开玩笑,但也不是不可能)。
作为老板呢,做的也不要太抠门了,像什么厕所监测时长,公司发展好的时候还扣扣搜搜的,那就真的说不过去了。我觉得公司和员工就像父母和刚长大的宝宝的关系,父母一直给予鼓励和奖励的时候,宝宝也会健康茁壮成长;这就是正向激励,正向反馈。
其实一直说下去,我应该还能写几百字,但是感觉这些也差不多了,总结一下就是,公司和员工,都换位思考,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