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夏
❤️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一位读者的私信。
她因为在组织的第一次面试中落选而心情低落。在美好的大学生活画卷在同龄人面前徐徐展开的时候,她仿佛对这幅画卷的内容了无兴趣。挫败感涌向心头,她说,原本对学生组织里的工作还挺憧憬的,但是现在,之前熊熊燃烧的期待瞬间就被冷水浇灭了。
我问她,那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选吗?
她说,自己其实很想加入这个组织,但是由于太紧张了,面试又准备得不够充分,当被问到自己有什么特长和兴趣爱好时,不知道说什么,整个面试的过程很不流畅。
在面试结束的时候,学姐对她说:“我希望,你可以随时准备好自我介绍”。说完,便让她叫下一位,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
我一直在安慰她,也非常理解她的感受,告诉了她一些自我介绍时的技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
恍惚间,我想起了自己刚进入大学时懵懵懂懂的样子。那时的我,站在宣传栏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张张设计精美的海报,记录着心仪组织的面试时间和地点,幻想着自己奔波于学习和工作之间。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面试的第一个组织。我走进小小的隔间,两位学姐笑脸相迎,或许是想缓解我的紧张。当然,我的面试过程也不是特别顺利。被问到一些和部门工作相关的问题时,我犹豫再三,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不知所措完完全全地流露了在脸上。
面试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我并未入选。那一天晚上,我的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这个组织的歌曲。失落的同时,也有遗憾。
于是,在第二个组织面试之前,我整理了之前写过的作品,在网上搜集了不少面试技巧,演练了很多遍自我介绍,满心期待着面试当天的情形。如我所愿,我直接跳过第二次面试,顺利地进入了部门。
其实,很多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遇到自我介绍的问题,担心自己因为表现不自然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自我介绍,于是把问题想得过于可怕。但其实,我们不必去考虑这么多。稍作准备,把自我介绍当成和朋友的日常交谈就好,不用太紧张,也不需要给自己压力。
❤️
关于自我介绍,我想在这里简单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自我介绍是相互试探和了解的过程。
其实在面试之前,面试官就已经对我们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同样地,我们也需要根据自己竞争的部门或者岗位的需求来准备自我介绍。
在面试的时候,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被选择的对象,而要在主动和被动之间灵活切换。当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不要迟疑和畏惧,大胆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展现出自己的亮点,用事实证明实力。
自我介绍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让对方对我们感兴趣,而不是说一些自认为很牛逼的经历。保持一个谦卑但不卑微的姿态有助于让交流更加自然。当然,一些别人没有而你独有的经历也是一个加分项。
记得有一次,我观摩了学生会某个部门的面试。我发现很多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会习惯性地堆叠形容词,比如乐观开朗,认真踏实,而没有实际的例子来证明,缺少信服度。
因此,我们在陈述自己过去做过哪些事情时候,最好将“你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达到了什么”这三点讲述清楚,表达凝练有条理,突出重点,不要用空洞缥缈的词汇。
3、 树立个人品牌意识,延伸发展边界。
现在是一个“人人可以拥有自己品牌”的时代,但是大家不必把“品牌”这个词想得过于高深。其实,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品牌”,我们始终在为自己代言。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品牌”是什么的时候,不如先尝试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吧。
4、 随时准备好你的自我介绍
“随时”这个词看似轻松,但背后体现的是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量。练好“电梯演讲”,用30秒时间完成具有吸引力的自我介绍的能力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
❤️
其实,自我介绍的能力就是自我推销的能力。把自己本身当作一件用心经营的作品,我该怎么向对方介绍,又该怎么让对方对我感兴趣都体现着一个人的推销能力。
我曾经问过一个学长,“你是如何在和人初次接触的时候就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他说,“其实这很简单,最根本的就是你必须具备能力或优势。” 这个学长一直是我很佩服的人,在和他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便强烈地感觉到他的实力和自信,是由内而外的自信。
自我介绍,大多体现着你过往的路,你的经历和成就。我们可以通过前期的准备将这些经历打磨好,讲述好。但是,未来的路往哪里走,怎么走仍然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和决定。面试官也更希望看到一个有更大发展空间的你。
你的实力,才是你最强大的底气。
*作者:知夏,99年巨蟹座女生,对未来投以热望,将读书奉为信仰。目前运营个人公众号【知夏集】(zhixiaji),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