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起床上电影天堂,却发现了这个。
《拆弹专家》,天王刘德华主演。
虽然还没有下载下来观看,但我并不能控制自己将它与2010年的奥斯卡小金人奖影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相比。
虽然不知道为甚么这张海报充满了暴力与血腥的元素,但我觉得还是另一张影片截图海报更贴切。(被网友们戏称为“扯蛋”的海报)
而真实的情况就如海报所展示的一样,冷漠,残酷,恐怖,还有反思。
(啊呜,表白Jeremy Renner,后来看复联的时候就觉得你脸熟!《拆》里你扮演的叫William James,嗷呜,还想起JimmyRaynor星际男主,也向你表白!)
不过在介绍“扯蛋”之前,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值得一提。
提起《拆弹部队》,一定也得提同年竞争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阿凡达》(Avatar)。为什么呢?因为有两点很戏剧。
首先《拆弹部队》的导演是Kathryn Bigelow,凭借着该片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同时也曾是《阿凡达》导演James Cameron(也就是卡梅隆大大)的前妻。可惜是他们早早离婚,结果却在2009年同台竞争。
其次是虽然《拆弹部队》在奥斯卡奖上斩获6项大奖,远超过《阿凡达》,可是票房方面确实惨淡无比。《拆弹部队》在150多天里只收获了不到1500万美元的票房,距离该片的制作成本1500万美元都还有点差距。
而《阿凡达》则仅在北美就斩获7亿美元的票房,全球总票房更是高达27.5亿美元。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丁点半点啊。
可是我不服。我要替《拆弹部队》伸冤。
就个人观点来看,我也非常喜欢卡梅隆大大,不管是他的人生经历,还是他的影片作品。他12岁写的小说成为后来他自己影片《深渊》的原型,14岁时就有了制作电影的愿望,开始用8毫米摄影机拍影片。后来在这条路上《终结者》系列(啊啊啊,表白施瓦辛格,童年的偶像啊!)、《异形2》、《真实的谎言》(啊啊啊,再表白一次)、《泰坦尼克号》这些每部都在我心中是满分的电影,从他的手中喷涌而出。
但是就《阿凡达》这一部电影来说,个人虽然很喜欢却始终觉得不过是重复好莱坞大片的套路,除开幻想的潘多拉星球这一吸引人的元素外,甚至连感受器连接神树这一元素我都觉得很像星际争霸2里Protoss的卡拉之光。其他的主线对抗和支线爱情,我觉得和卡梅隆的前作相比,相去甚远。讲故事的水平远远不及《泰坦尼克号》,想象的元素也远远不及《终结者》,寓意就更比不上《异形2》了。
(虽然不知道Starcraft2与Avatar之间是否有抄袭还是借鉴,但是从时间上来说,我记得2010同年还一起上映的《变形金刚2》,是初三毕业和基友在新开的影院看的晚上9点场。而整个暑假都沉迷在《阿凡达》的主题曲《ISeeYou》。暴雪公司则是2007年就宣布了星际争霸2的制作,不过阿凡达据说也拍了10多年。网络上也指出了阿凡达里很多元素比如飞行器、机器人等都和星际争霸2的人族类似。笔者只能猜测可能是找了同一个设计师吧。)
而反观《拆弹部队》,还记得当年一刷的时候,被这部电影疯狂迷住了,然后向周围身边的人疯狂安利。可惜今天才知道票房如此惨淡,只能说好莱坞模式的成功自然是有它的道理。但是观影这么多年了,我仍然是不站边好莱坞套路的,只希望卡梅隆大大在拍《阿凡达2》的时候,也能展现出曾经《泰坦尼克号》的风采吧。(《阿凡达2》定档于2020年12月18日上映哦~)
简单来说,《拆弹部队》的优点有三:
首先,《拆》的主题非常明确,而不失调味的其他元素并没有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拆》更是开篇点题:
开场一句话点明主旨,到电影展开讲来之后,我也会云里雾里带着疑问,可很快就会着紧张的情节给吸引,而直到最后对安详和平的生活描写,每个人就开始有了每个人自己的理解。有的人说和平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为了和平而牺牲,有的人说战争让士兵无法再融入正常的社会,有的人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战争的死亡数不过就是电视报道里的一个数字或者大家茶余饭后的一些谈资,有的人说战争不过是人骨子里残暴的具现表演而政客只是利用了而已,还有的人说不明白为什么士兵要相应号召去前线打仗。
而电影则在开始时就告诉你了:“War is a drug.” 如果你不懂它背后的意思,我想你只能在影片中去找答案了。
其次,人物塑造非常鲜明。牛逼哄哄的专家出场便领了便当,大大咧咧的接班者却是拆过873个炸弹的大神,可惜大神似乎与另一个兢兢业业的老兵不合,大神视死亡如无物,而老兵则开玩笑想要炸死大神,被吓着了的新兵把恐惧和害怕都发泄到了战场心理医生上,而心理医生为了以身作则告诉新兵没什么好怕这是一种荣耀时下一秒就被炸得只剩半个钢盔和一缕烧焦的头发。
另外在大神主角身上,我原以为这是一部好莱坞大片,主角应该有着主角光环时,导演瞬间啪啪打我脸上。
当我还没有熟悉大神每次都刀口舔血千分之一秒的时间里拆掉炸弹得意地向恐怖分子笑时,下一秒大神就被围困在沙漠里几小时一动不动和恐怖分子对狙,又或者以为自己非常熟悉军营旁卖黄色光碟的“贝克汉姆”,发现“贝克汉姆”被做成人肉炸弹后的情绪失控而最后发现其实根本是自己脸盲,又或者主角凭自己一腔热血想要抓住城市里用炸弹纵火的恐怖分子最后却搭上了队友新兵的一条腿,又或者主角想要拯救有着家室的无辜被人肉炸弹的市民,却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说“I am sorry”。
我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好莱坞大片,也不是弘扬英雄主义个人主义。这就是一部电影,告诉我,在一场战争里,一个渺小的人什么都改变不了。
还告诉我,战争绝不是什么好玩的舞台又或者一种荣耀(就像《星河舰队》(StarshipTroopers)里的政府宣传那样),在战争里,死亡如影随形,谁也不知道下一秒谁会死还是会活着。尤其新兵在看见专家在自己眼前被炸死之后,一度以为是自己害死了他,不停地质问和说着:“He’s dead. He’s alive.”而其实新兵自己也知道,自己就算开出了那一枪,专家还是有可能被炸死而且还会多死一个无辜的市民。但也正因为没有开那一枪,新兵这一生都会为此难以心安。
最后,电影的音乐也是一个亮点。
《拆弹部队》没有《阿凡达》那样流行好听的《I See You》(然而我也就只听了一个暑假),但我不得不说,《拆》能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是绝无水分的。
开场的荒凉之声,沙漠的紧张烘托,结尾的优雅反衬。整个音乐和画面天衣无缝,即使我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也能让我很好的带入,并且感受到本地人对侵略者的冷漠,战场上枪口无眼的残酷,人肉炸弹的血腥与无时无刻都会死亡的恐怖,还有对战争给士兵带来的永久伤痛的反思。在那似乎是胡杨琴的配乐下,这场战争就像一场舞台剧在我面前缓缓上演。
由此看来《拆弹部队》能把《阿凡达》斩落马下绝不是有着猫腻水分,而是其凭借硬实力摘得桂冠,可惜观众都被炫彩的IMAX给吸引了,反而对这种纪录片风格的电影不感冒。而奥斯卡评委们可能也是看到《阿凡达》在商业上如此成功,应该也不屑于获得这么一个学院性质的奖项了,于是便想引领当下沉浸在快餐文化的人们能多关注《拆弹部队》这样电影的寓意和内涵吧。
至于文章开头提及的港片《拆弹专家》?影评《同样拆弹,部队与专家有何不同》说得十分中肯,还请移步观看吧。链接附上:http://movie.mtime.com/232603/reviews/8011483.html
Ref: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AF%E7%91%9F%E7%90%B3%C2%B7%E6%AF%95%E6%A0%BC%E7%BD%97/5207807?fr=aladdin
http://www.dytt8.net/html/gndy/dyzz/20170817/54779.html
https://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77054111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9%B9%E5%A7%86%E6%96%AF%C2%B7%E5%8D%A1%E6%A2%85%E9%9A%86/8926?fr=aladdin&fromid=30982&fromtitle=%E5%8D%A1%E6%A2%85%E9%9A%8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8%BF%E5%87%A1%E8%BE%BE2/362732?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