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带孩子去配眼镜,孩子做散瞳的时候,我坐在孩子旁边边听微课边等候孩子,一会儿看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医生拦着一位准备要下班走的女人,他们就那样像小孩子玩闹似的,从大厅的那边一直横着闹着闹到我这边,走过来之后,听见那个穿着白大褂的男医生说:“下啥班昵?下啥班昵?”我抬头一看这俩人年龄都不小了,那个女的要下班了,没有穿工作服,可是这个男医生还穿着工作服呢,这算干啥呢?大厅还有其他人在等候呢,这看起来怎么那么不严肃呢,在人前嬉笑玩闹,没有一点医生的样子嘛!
然后我继续低头听自己的微课,一会儿又看到这个男医生推着另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医生的肩膀,把她推到前台,那个女医生笑着不知在和前台的护士说着什么。
我对这里的印象开始越变越坏,心想着下次说啥也不来这里配眼镜了,这里的医生是不是都换了?上次没见这位医生呀,这素质怎么这么差劲。
在脑海中评判一番后继续听自己的微课。
一会儿房间里一位年轻的男医生,像是刚毕业的学生叫我女儿进去测视力。反反复复看了好多次之后,他让我女儿坐那儿闭上眼睛休息一下。
一会儿这个年轻的男医生来了,和那个刚刚我很反感的中年男医生一起进来。看到他进来我没有礼貌地打招呼,心中是很排斥的感觉。只看见这位中年男医生拿着我女儿的旧眼镜说:“看看这眼镜脏的,上面雾蒙蒙一层,怎么能看清晰?还有你看看这上面还有一块儿已经磨砂模糊的地方,怎么能看到?这是树脂眼镜,磨损后是不可能再擦亮的。”说着顺手拉起我女儿的衣服领子说:“这衣服倒是挺干净的,看看这镜片。”
听到这些话的同时,我感受到医生对我的批评和指责,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接下来这个医生开始坐下来给孩子看视力,几次下来他说:“测的没错,就是快500度了,这么小呀,这度数已经翻倍了!”
我一听简直惊呆了,赶紧凑上去说:“你说孩子的眼睛都快500度了?”他说:“可不是!孩子才多大,已经成中高度近视了,还有初中呢?高中呢?以后就是每年只是正常增长度数,你及时更换眼镜,每年增长50度,这不过分吧?到孩子高中毕业多少度?高度近视呀!”
哇!我听到这话简直是蒙了,自己的无知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危害,我一直想着不想急于给孩子换眼镜,以免她眼镜的度数越来越高。谁知这个无知的想法害死人了!
中年男医生继续为孩子一个个换镜片测视力,他嘴里小声说自言自语地说着:“你这小眼睛呀,你这小眼睛呀,你这小眼睛呀…….”
哇,看到他那么专注在为孩子挑镜片、测视力,现在说着这么带感情的话,整个说话的状态对孩子的眼睛深深地心疼和惋惜之情毫无遮拦地流露出来。我自自己对孩子的心疼以及看到一个陌生人对孩子疼惜之情,瞬间让我有种感动到想流泪的感觉,一个陌生人令我如此感动的场景第一次在我脑海中浮现。
测完视力之后,他顺手拿起孩子的眼镜,用旁边的眼镜布把孩子的眼镜一个镜片接着一个镜片认认真真擦的干干净净,他擦镜片的神态和动作,完完全全充满爱意,就像一位慈父在为自己的孩子擦眼镜。他的行为再次让我深深感动,同时他的形象瞬间在我心目中更加高大起来,这个我挺反感的医生竟然这么有爱心。
他擦完眼镜,顺手把眼镜递给孩子:“先戴着,明天来取新眼镜时再换。”
全部检查完,医生明显很沉重,刚刚在外面和那些女医生打闹嬉笑的状态荡然无存,他在电脑上把孩子的视力情况输入进去。然后抬头对我说:“475度,这眼睛近视之后都不会好了呀!我们中国孩子们的视力在联合国世界排名倒数第一呀!和外国比国情,只眼睛这一项怎么比?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小眼镜儿呀!唉……”
从他的话语中完全感受到了他的慈悲,按理说做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眼镜店,看到有孩子来配眼镜,眼镜店能挣钱,医生有受益,他应该是高兴的,或者是像大部分医生一样,即便是再严重的疾病他也是见怪不怪,他见的多了,已经麻木了!像这样有悲悯之心、有社会责任感的医生真的还真不多见。
回程的路上我也反思了自己对孩子眼睛不够重视的种种错误行为。同时,想到这位医生对他前后印象的转变真的是戏剧性的,一开始那么反感,后来简直是肃然起敬。我才真正意识到,对于一个人我们真的不要以“貌”取人,文质彬彬的人未必都是正人君子,背后的龌龊只是隐藏比较好,不为人知而已;行为举止不拘小节的人,未必都是低素质的人,他内心的崇高境界或许也是很多人不能企及的。
所以,不要随便评价一个陌生人,不要随便以“貌”取人,不深入了解一个人你就看不到一个人的全貌,就没有资格凭着自己的感觉来评判别人。今天令我感动的同时,也给我上了一堂人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