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把持而使之盈满,不如适可而止。捶打而使之锋利,不能保持长远。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住。富贵骄横,只会留下祸根。成就了功业,就当退位收敛,这是应该奉行的自然之道。
中国人做事特别忌讳“满”,做事不能太满,说话不能太满,茶倒七分满,饭吃七分饱。茶倒太满了容易溢出,要非常小心地端取,说话做事也要留有回旋的余地,这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智慧。
老子也是这么认为的,从这一章,我进一步的确定了两点。
第一,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也不是顺应我们心之所想,因为贪心不足,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是人的天性,而这一章老子郑重地告诉人们:物极必反,太满会溢,太尖利会断,太多会守不住甚至带来灾祸。
第二、老子所说的自然之道,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和人类世界的“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这些所谓的自然法则。
日中则仄,月满则亏,至阴则阳,至阳则阴。万物相生相息,相互转变,才是天地间最普遍的自然之道。
顺天应时,就是顺着“道”的规律去做。小到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大到一家一国,一朝一代,无不是遵循着自然规律在发展。事物的发展都是向着其自身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不断转化的,人们常说的“否极泰来”、“福祸相因”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老子依道奉劝人们不要贪图富贵,贪念功名,要常保持一颗“知足常乐”之心。在功成之后,不要贪恋权位名利,不要锋芒刺人,而要收敛欲望,及时隐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