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德老徐
良大师说:他有一个目标,就是在深圳开一间茶馆,不为挣钱,就为听故事。然后把这些故事写成小说。
据说郭沫若在广州泡茶馆,泡出了“身在异地,心如归家”的感觉,写出了“瞬息出国门,归来再饮茶”的爱国之情。
而朱自清、林语堂、老舍、茅盾等作家在泡茶馆中,泡出了对茶道茶文化独到的见解,写出了不少传世的佳作。
也许每一个爱茶人,都有一个开茶馆的梦想吧!
良大师的小目标也让我想起一首诗:
开间茶馆吧,
在某个临水的地方,
不招摇,不繁闹。
有一些古旧,一些单薄,
生意冷清,甚至被人遗忘,
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还有那么,
那么一个客人。
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
将一盏茶,喝到无味;
将一首歌,听到无韵;
将一本书,读到无字;
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白落梅《茶馆》
很多人开茶馆是因为喜欢,为了让时间慢下来,细细品味,小情怀得以安放,给梦想一个落地生根的地方。
前些时日,听得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一世俗人剃度后, 念经一月,受不了要求还俗,下山后又厌恶红尘,再次上山。几次三番后,老和尚终于怒了,断喝道:‘与其不上不下、来回进出, 何不在半山腰开一间茶馆,可攻可守,可退可进,不出家,不在家,不争论,不折腾...’ 可谓,有茶在手,未曾出家已还俗!”
而我则是介于梦想和生活之间,即需要有一个地方安置梦想,又能够让自己生存。于是开了一间茶店。
茶店并不临水,也没有小河流水的雅致。
应该和很多人理想中的不同,并不娴静的茶店生意红火,没有一丝慵懒的味道,每天都很喧嚣。
人来人往的店内,无论什么身份,无论什么职业,无论是鲜花怒马的少年,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叔,都因为茶,而相见甚欢。
两张茶台也总是坐满了茶友,一股子尘世间的烟火气。
而我忙碌之余的最大享受就是,一边注水,一边倾听。
在这只有一次的生命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经历来感受另一种人生。也可以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
如果可以,我希望用一杯茶和你们的故事盛装余生所有的时光。
我在尚德,茶已泡好,有故事的那个人,你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