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87篇
我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会打开得到看一看,在得到上我只消费2种产品,一种是精品课,我很喜欢这种精品课,用非常短的时间有针对性的解答一个问题,是一种高效行为,另一种是一种每天听本书,不过我坚持不买年卡,而是只购买我需要的书(这背后的原理就可以用经济学当中的成本思维来解释)。什么是我需要的书呢?我通常只会听我熟悉领域的书,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这本书的效用是最高的。我能够迅速明白这本书讲的到底是什么,这些内容一般都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我已经理解的概念,这样就能加深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能成为我未来为其他人解释这个概念时的素材。我是绝对不会用听书的方式去学习一个我不了解的领域,如果这个领域值得我学习,那么我就会花时间好好去学习,如果对我此时没有什么价值,那么我去听就是浪费我的时间。我发现,一个人目标越明确,思路越清晰,行为的效率就越高,当我明确了自己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我就能把得到用到极致。
对于我来说,得到app还有另外一个价值,那就是它能帮助我了解市场。这个时代,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得到其实能够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数据,所以我会经常去看得到上的数据,比如专栏或者精品课的都有购买的人数,这样我就能判断大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容,那些内容市场价值比较高,另外,专栏和精品课都有试听的内容,这个时候我就会去看试听的数据,然后再和购买人数进行对比,此外,我还会看一个专栏第一篇文章的浏览量,然后再与最新的浏览量进行对比,这样就能知道坚持读下去的人有多少。我还会将第一季的数据与第二季的数据进行对比,比如我发现万维钢第二季的专栏数据就不是很理想。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有用的免费的用户数据,能够帮助我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偏好。
除此之外,我还会看得到的新动向,得到所有的动向都代表了它对市场的一种判断,有时候也会从中看出它此时正在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比如我就会发现得到app想把内容做得更有深度一些,所以它会开始做唐诗、历史、艺术以及科学等内容,但是我并不看好这种做法,因为得到有点类似“快消费”,得到的商业策略其实非常成功:一方面它制造了焦虑,另一方面它通过“售卖”焦虑的解决方案来获利,它的长期盈利能力建立在它是否能够把这种焦虑感持续下去,以及它让人感觉能够缓解焦虑。人为什么会有知识焦虑呢?原因很简单,想快点在职场上往上爬,想抓住一些机会,想快速解决一些人生的问题,这背后是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而唐诗、历史、艺术之类的内容并不能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说实话,真正想学,能够沉下心来学习这些内容的人是不会来得到听的。所以,我的判断是这类产品不会卖得很好。
另外,我说一下我为什么不定专栏,原因在于我特别讨厌“做加法”的行为,我是一个崇尚做减法的人,并且喜欢通过减法来找到关键点,找到问题的本质。我觉得一个真正厉害的人应该是用非常简洁的方式去讲明白某个领域的最核心的概念,而不是花大量篇幅讲很多概念。当然,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会让订阅者觉得自己赚到了,只花199元就能听一年的内容,但是不要忘了,听了不一定就意味着能够吸收和理解,要真正吸收和理解就需要我们去思考这些内容,这些概念背后的关系,然后梳理出最重要的概念,通过思考去理解当中的本质,如果你真正能够明白这背后的本质,你就会发现这些其实是可以用更少的内容和时间给讲明白的。虽然只花了199元,但是我们付出的时间成本更多,我宁愿用更多的钱去购买一个能够把关键点讲明白的“精简”版内容。得到的精品课以及分答上的小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所以我一般只会购买这样的课程。我自己的课程就是完全采用极简主义,在社群的课程中,我就要求自己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把逻辑、概率、进化论以及反脆弱等领域的关键点,以及它们所能赋予我们的思维方式讲明白。这种讲课方式会逼着我去思考这些领域最本质最关键的内容。
我今天晚上听了一下薛兆丰老师的一个关于“成本”的精品课,这个课程内容是非常好,他讲得也挺好,而且我觉得“成本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这也是我做决策时会考虑的东西,特别是机会成本和沉默成本。成本其实是经济学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它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的,不是光听一听就能明白的,所以对于那些没有经济学知识背景的人,听一遍根本起不到作用。而且我发现,这个课程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薛兆丰老师在举例子的时候,很多都是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的“大”例子,这些当然是跟他大学教授这个身份有关,但是这些例子离大家平时的生活太遥远,我觉得更好的方式是在大家平时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举例子,这样大家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才能把这种思维方式用在自己的生活中。
接下来我还会写一篇关于“成本思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