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场雪比以往要来得早一些,每逢下雪都会激起人们很多的浪漫情绪,导致每晚10点上床的我也破天荒的出去赏雪。赏雪完去711买瓶水,结账买单时,一个年轻男人排在前面,篮子里有一双黑丝网袜,一盒安全套,四罐啤酒,两袋薯片。剧情徐徐展开,吃完饭女生第一次跑到男生家里,男生说我出去买点喝的,他当然不仅仅是买点喝的,他想拥有这个女孩的一整个夜。
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女孩将拥有这样彼此深入了解的夜晚,就随着男生一起走出便利店。我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这回看清楚了正面,想起简·奥斯丁式经典刻薄:世上有很多女人,认识她们只会让自己吃惊,这世界上竟然有男人会喜欢她们,还会跟她们发生关系。
我讪讪地走开,犹如广寒宫里独自欣赏自己美貌的嫦娥,眼见着人间七七八八的女人拥有情欲的夜晚。
我不知道这个男生和这样的女孩只是一夜欢愉还是长久情谊,但我知道:
1渣男用爱情骗女人炮
2女人被骗泡长心眼折磨真心男
3真心男被作女折磨长心眼折磨傻女
4傻女被折磨长心眼折磨真心男
5真心男被折磨变成渣男开始骗泡(顺序不分先后循环 。
而我,一个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的普通女子,即使在漫长的过往人生中看过无数浪漫电影,但现实里,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男孩。
我们这一代人的爱情,从最早的情窦初开到一路的屡败屡战,几乎都现实得毫无想象空间。我们通常经历的是卧薪尝胆的志向,然后去打拼,被打败,再回家卧薪尝胆,知道胆都没味了,也未必会成功。
年少时,为了应付无穷无尽的考试,辜负了青春。哪有什么初恋,最多就是有个男生为你买买早点,放学路上一起走一程,偷偷拉拉手、试探地轻吻,被家长老师发现,棒打鸳鸯,想起来当然也有美好,但每个80后的初恋无不如此:轻描淡写、适可而止、如出一辙;进入大学以后,恋人之间可以做的事倒是多了,但相恋的过程不但与中学时期毫无二致,甚至多了各种世俗的考量:他的家庭出身怎样、毕业后是否会留在同一个城市、要是一个想考研另一个想工作该怎么共处……也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心思里却没了风花雪月,早早换成了柴米油盐,大多数都是毕业后即分手;毕业、工作、自给自足,也许会遇到爱情,但甜蜜期更为短暂,总有一个人或者一些时候,一使劲,关系就奔着婚姻而去了。于是仓促同居,顺理成章地要求彼此对彼此的权利义务,设定期限,为了预期而开始忍耐、忍受、百无聊赖,然后要么等到了顺理成章,要么等到了一拍两散;至于一拍两散之后,随着年岁渐长,身边一切人等会越来越强势地说服你、要求你:快快进入婚姻。不要再扯什么爱情,你多大岁数了,你还信这个?
如我一般,现在听到最多的就是“别要求太高了,差不多就行了”“跟谁过都一样”……说的就像我这样的年龄就不配谈爱。
但年龄大了以后发现,现代爱情里没有非黑即白的绝对爱或者不爱,更多的是爱到哪个阶段。比如爱分十个阶段,也许他爱你到了第三个阶段,而你爱他却到了第七个阶段,你感受到的爱远没有你付出的多,你就论断“他不爱你”,其实只是他没有你爱他那么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