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路上很适合看短篇小说,小小间歇等待,就可以读完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最近的片段时间里,二十多篇毛姆的短篇小说就这样囫囵吞进。当把译后记也不舍地看完后,总是有些感想不吐不快。在这些故事里,毛姆几乎都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转述或见证着别人的故事。在闲笔寥寥中,不同的人生图景就这样展现在人眼前。而人性,在散淡的故事背后,总透着冷峻与严苛,难以善恶简单论之。
一.闲逸?
“现下二十五年的安逸,六十岁之后无所依傍 ”和“规规矩矩地工作到退休,再享受生活”,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按部就班工作的银行经理。三十四岁那年到意大利卡普里小岛上的一次度假,他彻底被小岛的风光和闲适俘虏。他选择了立即离职,只得到一笔遣散费,仅够买下为期二十五年的保险,维持在岛上的简单开销。作者初次遇见他时,他已经在岛上逍遥了十五年,并且认为壮年时期的二十五年的闲暇对人生来说已经无憾,之后可以选择死亡。
他的观点无可指摘,毕竟殊途同归,生命的最终结局都一样。用看似乖张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也不对任何人造成损害,是他个人的权利。
只是他试图掌握的人生,并未如他所预想的这么顺利。当大战的硝烟散去,作者再次登岛,已经是十三年之后。二十五年之期到时,故事的主人公并未立刻赴死,而是先过了一段时间的赊账生活。赊无可赊时,他烧炭自杀不遂,反而变得精神错乱。旧日仆人怜悯而收留他,他仅得木棚容身。过了六年潦倒日子后,“也许死于月皎时分的嵯峨之美”。彼刻月色,应该和当年吸引他留下的月色一样吧。
根据译后记,这个故事英文题目是“lotus eater”。lotus,应该不是指莲花,而是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随从在北非受岛民怂恿吃下的忘忧花果。这种果实,带给人幻觉,也让人成瘾。毛姆用这个典故,也暗指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幽暇”的生活所迷惑。
也许可以说工作是为了闲暇,也许可以说人生苦短所以不用太用力去在乎什么……但是一直身处闲暇之中,得意尽欢,人的意志也会变得绵软无力。正如故事的主人公,在最初的规划里,二十五年的逍遥后直接自我了断;但他不知道,这样的决断需要极强的意志力,而他多年的享乐生活已经让他失去了决断力。
一直在平地行走,爬山的肌肉就会萎缩;一直在享乐中沉湎,抵御人生艰难的意志就会削弱。
二、美德?
作者去婆罗洲时,无意间结识了一位外派到那里的英国男青年。在伦敦街头再次相遇时,出于礼貌,他邀请青年和自己一起晚餐。这顿晚餐出席的还有作者的朋友,一对很相爱的中年夫妻。当作者隔几个月回来之后,却发现男青年和那位妇人产生了爱情,妇人决意离开自己的丈夫,导致她的丈夫借酒浇愁,最终自杀。妇人一心以为是真正的爱情来临,写信给回到婆罗洲的男青年,表达了追随他的意思。最终却收到了男青年委婉拒绝的回信,仿佛之前的海誓山盟都是虚无。
妇人的女性好友和作者谈话,希望作者能够写信让男青年接纳妇人。作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且认为如果妇人当时享受和青年在一起的时光,接着好聚好散再回归家庭生活,而不是遵循所谓的不能放纵的“美德”,会是更好的结果。那位青年所迸发出来的,只是在海外隔绝太久而压抑的热情。当然妇人和她的好友都把一时的热情和欲望裹上美好的幻想。宣称自己认同“美德”的妇人,向警察隐瞒了丈夫是因为她而借酒浇愁自杀的事实,宁愿诱导人们相信,是因为丈夫酗酒自己才离开了他……
“美德”有时候只是借口,为现实的自私和愚蠢带上浪漫主义的面纱。
三、爱情?
故事的开头,描述了一个丑陋、油腻的中年船长将船停靠在小岛上。随后,他去了椰林深处的一座白人住房。屋主和他谈起了一桩陈年旧事:美丽的白人青年雷德和此地美丽的土人少女萨丽深深相爱,随后青年被一艘货船绑走,不知所踪,土人少女苦苦等待。屋主爱上了少女,不惜一切代价地娶她为妻,但是却从来没有走进过她的内心。
在倾诉的最后,他随意问了一句船长,“您叫什么名字”。船长回答:“三十年前在这片岛上的时候,大家都叫我雷德”。此时,中年的萨丽来跟屋主说家务琐事,淡淡地瞥了一眼客人就走了。而船长也告辞,表示还要继续送货。只剩屋主,突然觉得几十年来的愤懑与不满似乎变得那么不值得。
爱情到底能够延续多久?为什么对曾经用全部灵魂热爱着的人,会在天长日久中消弭了热情,变得无所谓?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生离也罢,死别也好,忧伤缠绵,但终究爱情这种强烈的情感还一直存在。当深切的爱与不舍最终化为无所谓,当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人变得可有可无,那么即使形式上还在一起,爱情也已经死去了。
所以爱情的悲剧不是生离或者死别,而在于冷漠。
以上只是撷取了几个故事来简单陈述。原文经过我经过这样的简化肯定大失趣味,这只是抒发我的一些慨叹。也许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都是一成不变,是没有故事的男同学或女同学。大千世界,总有着做着不同选择的人,在冷冰冰的现实与复杂的人性下,呈现不同的人生图景。传奇的生活有艰险,平淡的生活有龃龉;年少时难免莽撞和痴狂,而年老时说不定也会顽固和愚蠢。
通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断面。出于对温暖向善的本能相信,生活的一些表象,我仍然无法消纳。只是岁月渐长,我也开始明白,这世间说不上温情也说不上残酷。心中所感,渐次与书中所写,共同构筑成新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