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的这本《生于一九五九》出自“60后北京作家丛书”,前两天我阅读的狗子的《放风》、老猫的《蜚语记》都属于这个系列。听名字就是以时代划分的,大仙生于1959年,年龄最长,实在算不上是60后。
大仙,本名王俊,原《北京青年报》著名体育记者、评论员、诗人、作家、随笔艺术家,中国重量级专栏撰稿人。
《生于一九五九》是大仙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书中记录了大仙数十年的生活,将其对北京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人物事件的观察、体验、记录和思考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得以在他百年之后仍能看到他的遗作。
《生于一九五九》的有趣
大仙这个人很有趣。他早期以写足球出名,但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看球而写球评的专业体育记者。很多次球赛进行时都在喝朋友们喝酒,朋友问他“真不看吗”,他说,不看,没劲,他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中场抢断,衔枚疾走,过尽千帆,倒挂金钟,都是套路,关键是你描述的语言。一个写球评的人却不看球赛,也足够清醒足够有趣。
大仙的文章很有趣,也可以说是他的语言风趣幽默。这个在他的文章中有多处体现,比如:《八十年代我酒后串烧宋词》《拥有一腔油腻的情怀》等等。看大仙书写的文字,体验感太真实了,平易近人、风趣幽默。大仙将一桩桩事情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很有记忆点。
《生于一九五九》的有料
在大仙的书中我看到了很多蜚声中国文坛的名人。北岛、顾城、杨炼、食指、芒克等等。通过大仙的描写,我看到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生活的另一面。这些人在我的印象中离我们很遥远,直到看了大仙的文字,我才恍然认识到,他们其实离我们很近。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辉煌鼎盛、名家辈出,大仙与这些人物都有交集,我们从大仙的文中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故事,大仙书写的是时代记忆。
《生于一九五九》是一个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众多元素为一体的散文随笔集。得益于年龄的缘故,我们在大仙的描述中,看到了北京很多的历史与民俗。北京的798文化创意产业园,因为专业原因,我曾深入了解过这个产业园的历史与变迁。没想到,大仙也曾与798有不解之缘,在大仙的《我的798》一文中,我看到了798我未曾了解过的另一面。
大仙为我们书写了一个有趣有料的《生于一九五九》,还有很多我未曾写到的有趣有料的地方,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