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路过江南,风景旧曾谙。
说来都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一个青葱少年,去了趟江南,却并非为了好风光,打工歇息之余,遛了一遍荒山,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大概是从前没见过山,觉得不外如是。
可能是去错了地方。是啊,人间正好的事不多,好年华不一定就总得遇见好风景。所以,匆匆一面,没有扶风细柳,没有画舫轻摇,没有小窗半掩待归人,自然也没有领口绣着青花的姑娘。不过好在也没有遗憾,因为还不懂,总觉得稀松平常,就和家乡一个样。
如果我是一只蟪蛄,如果不经历这些个春秋,我还会那样想。毕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没有太大的分别,哪里荒土不埋人是吧?百川东到海,也没见哪一滴水执拗着非要赖在冒头儿的泉水边。
人不一样。一路千万里,一晃七八年,走得远了,免不了怀念些东西,比如村口儿的老桐树,或者已故的老学究。来来去去,总是那么几个人,那么几件事,人不见得多伟大,事也不见得多辉煌,尽是些小人物的小故事,然而慢慢就明白了,原来怀念的地方,才是家乡。
也仅仅是怀念了,尤其是少小离家的人。那些小人物小故事早已烟消云散,连村边小河里的螃蟹都不认识你了,你回到的家乡变成了别人的,而不是你的,所谓“近乡情更怯”,大概就是这个缘由,所谓“未老莫还乡”,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家乡,不过是个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