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们就在说“地球村”,如今真的地球村了,这有赖于科技的高速发展;
地域差异越来越小,美国有的,中国也有了;上海有的,小城也有了,城里有的,村里也有了;蓝领纷纷用上了智能机,人们不再闭塞,不再孤单。
如果说“西方”的概念演进首先是地域位置的感染,那科技、互联网给当今社会带来的文化改变,则是遍地开花的全面轰炸,能看到多少、理解多少、吸收多少、应用多少,已经不再取决于物理设备、空间的限制,而只在于接收者本身的素养和环境对TA的要求。
物种在这个浪潮下消失?不是,其实是在融合,不合时宜的被淘汰?不是,是在前进中进化。人种也一样,越来越多的混血,越来越多的多元文化家庭,越来越淡薄的民族概念。
科技,让整个社会繁荣起来。
原本民族化、地域化的东西越来越趋向融合,从此东西文化再没有那样严重的隔阂,不单单是我们都会英语了,外国朋友会了中文那么简单;恐怕日本御宅族的心态我们也能慢慢理解和接受,甚至国内也开始逐渐存在和兴起“御宅”。当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资讯的同时,我们也一样被淹没在信息里,文化也一样被淹没了。
可曾记得,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各种见怪不怪?
可曾记得,我们怎么不知不觉的学会了各种网络俚语?
可曾记得,我们是如何埋头在网络游戏里?
可曾记得,我们怎么还能迷上直播?
这些悄无声息的改变,实在细思极恐,我已经无法了解这种改变到底是好是坏,只是幽幽的意思顾虑。
恐怕,还得感谢那些阻隔,让世界依然存在差异,让互联网没有把现实的物理社会全部吞没。
中世纪的人们,经历了长达300年的黑暗,是否突然意识到要开始复兴古典呢?
正在经历的互联网浪潮、科技浪潮,我们的文化是否已经被它冲蚀得面目不堪?
古代人们的幸福、自由,跟如今的我们的幸福、自由,有什么本质差别吗?
如果,我们累了,何不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上下来歇一歇,回头望望夜晚的星空、望望走过的而是的羊肠小道、望望乡间的小溪、望望公园的荷叶、望望地上的落叶、望望手上的纠结?
捧一本古典,穿越到老庄,让我们依然因为守有自我的本真,成为自己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