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上午和我聊天,当他说到“这两天会议太多,一开就好几个小时;想换工作,团队没有能干活的……”类似这种带有抱怨,诉苦的语言时,我通通光听不回应,屏蔽这些我不想听到的,关注我自己的感受。
晚上送哥哥上课,没有下雨,时间也不赶,问他要不要骑自行车去?一开始他说不要,出门又改变主意选择自己骑车,我骑电动车陪着。
刚出门他要我在前面,觉得自己不认识路,我让他试试,如果走错了我再提醒他。刚开始我跟在后面总觉得他的速度太慢,有几次都想催促,;有几次我骑到他前面去了,又停在路边焦急的在车流中找他。回家的时候路上车辆和行人都不多,我们俩不紧不慢的边骑边聊天,很快就到家了。
这真的很像我和儿子日常的相处模式,经常走着走着就忘了他骑的是自行的,我骑的是电动车;,他有他自己生命的成长节奏;因为急着赶路,就会焦急不耐烦,而忽略了路上的风景。
上午在学校把手表弄丢了,我中午陪着他到学校和附近找了一圈没找到,学校失物认领点也没有。晚上到家九点钟,定位还在学校,我问他还要不要尝试去找找看?他欣然同意,到了学校他找了课间到过的那几个点都没找到,他让我打开自动接听功能,然后他在前面出声,我听手机里有没有从手表里传过来,就这样我们在二楼的男生洗手间一个被锁死的格里找到手表,失而复得的感觉真好!
回家的路上,儿子和我说他都以为找不到了,没想到还能到,下次遇到事情不能放弃,多想办法说不定就能成功。最好的教育大概就是这样,我陪着他就好,希望我以后能时时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