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个很扎心的故事。
有两个和尚,每天都要到同一条溪流挑水喝。
时间一长,两人因此成了朋友。
转眼过去五年,有一天,一个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另一个和尚以为他不过是起晚了。
可第二天,他还是没有下山挑水,过了半个月依旧没再下山。
这个和尚开始着急起来,心想:我的朋友一定是生病了,我得去看看他。
可没想到,他登上了山才发现,朋友正和别人一起,悠闲地打太极。
他上前去问:“你怎么这么久不下山挑水,我以为你生病了。”
朋友说:“来,我带你看样东西。”
朋友把他领到后院,指着一口水井说: “我每天都会抽空挖这口井,整整挖了五年,半个月前终于挖出井水,我不用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听完朋友的话,这个和尚默默离开了。
在故事的下面有一个扎心的评论:一起爬过山,挑过水,念过经,一起度过五年,终究才明白,对方要的不是和你一起翻山越岭,他不过是想要一口井。
当两个人的步调开始不一致,当两个人生活在不同圈子的时候,这注定是一段即将走散的关系。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想起了一个失散了十几年的朋友,她就像水蒸气一样,忽然就从我们所有人的视线里消失了。没有留恋,没有道别。
小丽,最初是我最好闺蜜的朋友,我那些年每次回娘家,都会和闺蜜以及她的朋友们吃喝玩乐,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七八个女人就更热闹了,吃饭,喝酒,打麻将,K歌,也是无话不说。也许我的回归是她们狂欢的理由吧。
后来我们几个先后都做了妈妈,只剩下小丽还是孤家寡人,先后她也有过几段不幸的感情经历,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遇到渣男,不是欺骗感情,就是被对方骗钱。
每次结束一段感情,我们总热心的开导她,一段新恋情开始的时候,我们又出谋划策让她擦亮眼睛。
小丽是个地道的川妹子,她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勇气和毅力。十几岁她远离家乡,独自到我们这个城市打拼,在经历无数失败后,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安身立命的本钱。
本想着这么优秀的女孩一定是个招男孩子喜欢的人,却万没想到事业如此成功的小丽,感情之路却充满荆棘。
最后一次见小丽还是在饭桌上,听说她又恋爱了,我们还打趣的说什么时候能带来我们见见。但是,没想到这一次竟是最后的告别。
几天后闺蜜开始联系不上她,去店里找她,发现店铺已经转让,去家里找她发现已经人去楼空。闺蜜心里一直放心不下,多方托人打听,一年后才从小丽的一个老乡那里得知,她和那个男人去了另一个城市,小丽改了名字,改了年龄,成了一个地道的85后,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都沉默了。
去年回娘家,去闺蜜家聚餐,闺蜜又提起了小丽,十三年了,找不到人,也不知道她在哪里,过的好不好。
我宽慰闺蜜:“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证明她过的挺好,她已经决定放下过去重新开始,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她,让她想起过去呢?放下吧,也放过你自己,即便你现在站在她面前,你要问什么,问为什么不辞而别,还是你奢望回到过去的感情吗?”
闺蜜说:“对,我就是要问为什么不辞而别,我想不通,当年我们那么铁,特别是我和她朝夕相处了快十年了,她怎么一声不吭说走就走。”
我说:”十三年过去了,这个答案还有意义吗?当初我们几个不也是走走散散,最后只剩下我们三人吗?而我长年在外地,回来见你们的日子也不多,在这个城市里最后也只剩下你们两个而已。“
成年人的友谊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的无能为力。面对聚散离别,我们无法阻止、改变,但我们能做的,还有祝福。
正如梁实秋在《送行》中所写: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都去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