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是快乐的,今天就分享一下,我们的小情绪。
01你认得自己的小情绪吗,找到它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的情绪很明显,比方愤怒。
愤怒是生理反应最为强烈的情绪之一,回想你与别人对峙的某个时候,如果你注意到身体的反应,就会发现自己心跳加速、面红耳赤、发热出汗,你也可能会发现自己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这种情绪非常的明显,对吧?
还有的时候,在下班以后,摊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心情不好,身体很累,不想睡觉,当然睡眠也不好。
是的,这种情绪也很明显,你会有我也会有,这种情绪名字叫做丧。
还有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没有人跟我们分享,心事也没有人听我们倾诉,身在异乡,一个人捱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长夜。或者说下班以后不想回家,一个人在车里抽一支烟,总觉得我们的悲欢没有人跟我们共鸣,我们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这种时候有一种情绪叫做孤独。
当然还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像陀螺一样的忙碌,但是心里头并不是很踏实,我们开启了倍速模式,比方吃饭的时候在刷剧,健身的时候在听歌,旅游变成了打卡,三天能暴走四个城市,连睡觉都得听着广播剧。
是的,这种没来由的状态并不容易被我们觉察,但它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着焦虑。
人都是感性的动物,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有的比较容易被觉察到,而有的是在悄悄地的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那有没有想过对你影响最深的情绪是什么?
02对你影响最深的情绪是什么原因,认识它
人类的悲欢各不相同。我们的价值观也千差万别。
比方说,你认为你是胖的还是瘦的?
曾有一个老板说,他从不录用体型差的员工,理由是一个胖子不具备好员工的品质,因为大多数的胖子都是嘴馋身懒的人,缺乏基本的忍耐力和自控力。
可怕吧,在这种言论的影响下,或者我们会告诫自己:我的身材要靠我自己掌控!
可是我的身体到底是谁在做主,是这种言论还是自己?
这种对自己身材的焦虑并不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他饱受了文化、家庭、朋友来自陌生人的评价。
那接下来怎么办呢?
还有一种焦虑来自于比较。比方说,“隔壁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总是很优秀,而自己总是那个差的那个。
有一个最夸张的比较,比较男朋友,有一个姑娘说,她的同事长得不如她,家庭不如她,性格也不如她,凭什么能找到又好,长得又帅,家里又有钱的男朋友。
最终的结果是这种比较导致了心里的极度不平衡,她与男朋友两人争吵不断,最终分手。
显然这种比较,很伤人,那我们能不能找到办法呢?
03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调整吗,解决它
拿分手后悲伤的情绪,举个例子。
有人将失恋的反应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情绪波动期,这时候愤怒、悲伤、怨恨、纠结、或者是不屑。各种情绪反复交替,痛苦不堪。
第二阶段是情绪缓和期,我们会慢慢接受分手的事实,情绪逐渐稳定,生活慢慢恢复。只是还是不习惯,这时候,思念的情绪最浓烈。
第三个阶段是情绪稳定期,这时候终于再次适应了单身的生活,并且在经历了以上种种复杂情绪后,基本已经可以理性的看待过去的这段感情。
第四个阶段是格式化时期,也许可以完全放弃过去,开始追求下一段感情。
理论上是这样的,同时通过研究后也发现,个体安全感的缺乏是导致我们无法从失恋的悲伤中走出来的重要因素。安全感越强的人越能够较快地从失恋的痛苦中抽离出来。
那么到底用什么办法呢?
先给悲伤一点时间。
再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从时间上看拉长人生的进度条,把这件事情放到五年后,十年后再去看待,它会怎样。也可抽离于空间之外,离开那个悲伤的环境。或者抽离于个人之外,用“上帝视角”去观察自己和他/她。
另外就是要坚持独立的自我。三毛说,“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
写在最后
有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有些情绪是放在社会中通过比较而来的。不能纾解的时候,就是等于把它埋葬,最终它还会以更汹涌的方式爆发出来。
在这里,我们分享一本好书。《情绪稳定,人生自洽》
这本书的作者丁十三是拥有多年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他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来讲解隐藏在负面情绪后的心理现象,为读者提供了简单操作的行动指南,帮我们化解内心冲突,实现情绪稳定。
你是不是也更喜欢情绪稳定的人,愿我们情绪稳定,人生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