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去看了电影《嗝嗝老师》,虽然在现场听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评论,像嗝嗝老师这样用心,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好难做到,而且也不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这么多质的改变。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可能会让有些老师产生不愉悦感,但我仍坚信:两个小时的影片,一定会有某一个细节打动每一个人的心。我还是建议能有更多的老师还有家长都去看一下这部电影,从″心"出发,去看自己与学生、孩子之间的关系。
昨晚电影散场回家后我又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这场电影的影评,整理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电影中让我记忆特别深刻的一些细节,给一些没有时间去看电影的朋友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吧!要去看这部电影的就不要看我的文字解说了,要不然全剧透了,就没意思了。
整场影片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女主人公奈娜被十几家学校拒绝,仍不放弃当老师的理想的坚持品格。正如我自己,也一直为当老师这个理想而努力着,虽然这辈子都无法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但自从七月份考到了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资格后,我顿时觉得自信倍增。
让我第一次感到想哭的是镜头是奈娜小时候看到爸妈为她的缺陷吵架,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把一团团卫生纸塞进嘴巴的情景,当时我还以为她想自杀,原来她只是想尝试着是否这样做就能制止去打嗝。
还有一个镜头就是当校长说要将9F班学生除名时她绝望到疯狂地打自己的脸,这种自虐的行为也许在常人眼里不可理解,但是我却感同深受,恨自己的无能,恨铁不成钢。
把最恐惧的写在纸上,然后折成飞机放飞,在心理学上,这是一堂很重要的负面清理过程,帮助孩子们在心灵上重塑自信,这也是影片很厉害的地方,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得非常巧妙。
当她质疑自己的教学方法而失去信心时,十四位孩子一起举起寻找北极星的动作特别感人,让我想起了一首歌《天空中最亮的星》。
昨晚看电影时有点激动,本想把一些感人的画面都拍下来再上传网络,让那些没有时间来电影院看电影的朋友们也感受一下这部电影,但因为身旁坐的全是老师,怕影响到他们,所以就用文字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有个想像的空间吧!
电影开场是女主人公奈娜的一次求职经历。她的病,用她的话来解释,就是神经系统会短路,导致身体像触电一般抽搐,她无法控制声音和动作。校方面试官问的全是跟她的病有关的问题,却没有问她任何一个有关教育的问题,就说“谢谢你来面试,等待我们后续通知”。有位面试直截了当地说“你这种病不适合做老师”。嗝嗝老师反问他们以前有无听说过这病,他们说没有,那听我说完以后懂了吗。懂了。你们看,我能教会你们,也一样能教会学生,然后她转身扬着头跨步离开了。
接着呈现了她近十几次失败的求职经历,她是教育双学士,还是理科硕士,难以想象,
她是如何在旁人异样的目光中学成的。她的梦想就是教书育人,五年里应聘十八次,其中五次是母校。当父亲给她找好了银行的工作,并质问她画漫画无意义时,她很生气。她怨恨自己的父亲。二十年前,父亲带着她买甜点,她正要开口点餐时,发出一阵不由自主的声响。小店里的人都侧目而视,父亲明显表露出尴尬,赶忙做主点餐。父亲早早就离开了家,他不理解女儿怪异的行为,他形容她“像狗一样叫”,他觉得丢人。她听到了父母的争吵,无比伤心,她躲进卫生间,拼命把卫生纸揉成小团塞到嘴巴里(看到这一幕我非常震惊,我以为她是想吞纸自杀),可她却只是试图想要阻止自己的怪声。她越是激动,这种病症带来的应激反应就越强烈,她哭得越难过,就抽搐得越厉害。
课堂上,小小的柰娜用双手捂住嘴巴,防止自己叫出来。老师讲到关键处时,她发出了怪声,惹得全班同学嘲笑、模仿,老师也极不耐烦。校长把柰娜的母亲叫到办公室,要求柰娜无理由休学,建议把她送去特殊学校。柰娜最大的幸运是有一位了不起的母亲。母亲坚持认为女儿是正常的,要去普通学校上学。她被多次劝退,多次转学,最终圣诺特克斯中学接纳了她。在这里,她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件幸事。
在学校礼堂,台上的人表演戏剧,台下时不时传来“嗝嗝”的声音。演出结束后,校长请发出怪声的人上台。他的语气和神情那么严肃,柰娜和母亲看起来那么无助,我真担心是要把她叫上去公然批评。所幸,这是位慈爱的校长,他让柰娜向所有人说明自己的病症和遭遇,并且询问她希望得到什么帮助。柰娜说:我不需要帮助,只需要你们把我当作正常人。全场沉默。校长答应了她,从此她在这里完成学业。
这一段幼年回忆是在最后一次求职过程中插叙的。这一次,她终于得到了教师工作,并且是在自己心心念念的母校。
第一天上课,进教室之前,她先推开了礼堂的门,回忆当年的场景。在这里,她无意撞见了即将执教的“最差班级”9F班的叛逆学生,一共十四人,男生吊儿郎当,女生过度打扮,言行举止跟学校“高端”的气质格格不入。很明显,9A的男生更为高大挺拔俊朗,女士更沉稳乖巧,他们的差别是肉眼可见的。
柰娜了解到,从学校出门,穿过公路,就是贫民窟。他们都是贫民窟里的孩子,原本在一所公立学校上学,后来学校所占的土地被圣诺特克斯中学回收,建成了操场。政策压力之下,校方收留了这些孩子。他们最初努力想要融入,但同学不接受,老师也不理睬,他们最终变得离经叛道。
他们打赌老师熬不过一周,柰娜也掏出一百,赌自己会留下来。接下来学生们变着法子整她,甚至在桶里装入液态氮和塑料小球,加水反应后球爆出,炸碎了教室玻璃。事情闹到了校长办公室,柰娜尽全力维护学生,说是自己带学生做的实验,不要劝退学生。9A学霸班的老师瓦迪亚先生一直瞧不起9F的学生,他坚称“他们不属于这里”,柰娜努力辩驳“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最终三人达成协议,给9F四个月期限,用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说话。
回到教室后,学生们再也不是飞扬跋扈的状态,而是眉头紧锁,忐忑不安。柰娜抓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画线,粉笔和黑板摩擦,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柰娜开口了,你们对着生活尖叫,对着学校尖叫,以为没人奈何你们,其实没人对你们有兴趣,但是我有。接着,她把粉笔折断一小段,再次画出一条线,这时粉笔不叫了。她用粉笔做演示,告诉这些懵懂的孩子们,只需要一点点小小的改变,就是悦耳的声音了。她语气坚定地说,明天九点准时上课,如果你们不来,我九点十分就去提交辞职信,是继续尖叫还是改变,全看你们。说完走出了教室。
这个夜晚里,学生们满怀心事。他们聚集在贫民窟的一处平台上,商量明天何去何从。最为反叛的男同学主张不去,不当老师的教学试验品,他原本是最有影响的力,这里开始转折,其他孩子的主动性渐渐显露,尤其是以欧露为主的几位女孩子。第二天,他们迟到了一会儿,但全员到齐了。柰娜的开心溢于言表。
她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操场、体育馆等地做有趣的实验,通过扔鸡蛋来引出数学抛物线的概念,躲避鸡蛋的动作说明牛顿定律。学霸班的学生也不免好奇和羡慕,他们说,自己的确更幸运,但9F的学生无疑更快乐。瓦迪亚质疑柰娜的跳跃式、趣味教学法,他坚持认为勤奋才能换来卓越,与有趣无关。柰娜反驳:在生活中,永远不可能只遇到一个科目的内容。
学生们开始愿意敞露心扉了,他们气愤地说,9A的金贵学生们里里外外都有人伺候,而他们想上个大号都得出门排五十米的长队。他们想要公平竞争,想要能当级长的资格。柰娜为他们争取到了机会,只要成绩在90分以上,就有机会当级长,佩戴优秀徽章。
接下来家长会,9F班没有一个家长来。柰娜改做家访,她亲眼见到了贫民窟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的居住环境破败不堪,没有足够的水源,要为了打水而排长队、争抢。她的学生们都在帮家里做事,在水果摊、鱼市、修车厂等地儿忙于生计。在家长面前,他们都非常乖巧,甚至还有些腼腆,全然没有以前跋扈的样子。
第二天,她引导一个学生展露了过人的算数能力,充满激情地告诉他,要利用自己的天赋,不要街边聚众赌博,要赌就要合法,瞄准最高级的赌场,比如股票市场,比如做一位银行投资家。这短短几分钟叫我十分感慨,一位好老师教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眼界和视野,叫他能看到山外之山,树立高远的目标。
柰娜说,你们所有人都各有优势,但一件事你们是共同的,那就是你们都怨天尤人。这部影片的亮点之一是客观、冷静,它告诉人们,贫民学生的低下境遇,并不仅仅因为社会分级带来的不公平待遇,还因为贫民之子本身怨天尤人,对着生活张牙舞爪而不努力改变自我。还有一个特别的细节,奈娜老师让每一个学生拿出一张纸,写出他们自己害怕的事、恐惧的事、担心的事,然后,告诉他们要学会面对恐惧,人生千万不要卡在这张纸上,然后把每张纸做成了纸飞机,与学生们一起放飞,一起释放恐惧,一起轻装前行。在心理学上,这是一堂很重要的负面清理过程,帮助孩子们在心灵上重塑自信,这也是影片很厉害的地方,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的非常巧妙。恐惧也就随着风消散了,恐惧不再是弱点,而是化为了力量。
9A班的尖子生正忙着为全国科学博览会做科研项目,一位好心的学霸女孩邀请9F班前来参观,他们提出了几点建议,这表明柰娜的教学已初见成效。但瓦迪亚先生把他们赶走了,尤其羞辱了开自行车修理铺的学生。她本来就是最虎的一个,这下果然怀恨在心,下手毁了已完工的项目,也让全班同学陷入被强制退学的境况。
校长办公室里,柰娜第n次为学生争取一线生机。最终校长同意让他们考试,但考前不能来学校上课。以欧露为代表的“觉醒派”爆发了,她骂阿蒂什,你以为你毁了的是项目吗,你毁了的是老师的信任,她口吃是在嘴巴上,而你,口吃在心里!
另一边,柰娜蹲在角落里崩溃大哭,她咬着手想让自己停止抽搐,症状却更加严重,她终于崩溃到举双手抽打自己的脸。但除此之外,她什么都做不了。第二天的阳光明媚,柰娜窝在露天咖啡厅的椅子里,紧锁的面容是却是属于冬日的。弟弟陪在她身边,温馨的家庭是柰娜的重要支柱,困难时她总能从母亲和弟弟身上得到慰藉。
正当她质疑自己的教学方法时,十四位孩子出现了。阿蒂什前来认错,他说自己最害怕的是信任,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老师,怕她随时会抛弃自己。现在,他决定把写满自己恐惧的纸飞机放飞,从此之后不再恐惧。
学生们努力地学,柰娜利用所有可能的场所教,自己家中、贫民窟平台上、公交车上、有灯的路牌下等等。她仍然是寓教于乐,继续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们也乐在其中。
阿蒂什哥俩明显跟不上节奏,他们费力地捧着课本就像看天书。这时学校的职工出现了,他一直是忠厚老实的面目,突然间变坏了,问二人要不要明天考试的试卷。
他们收下了试卷,没想到被另外十二人所不齿,更没想到考试试卷居然不是这一套。成绩公布后,9F班所有学生都及格了,欧露一鸣惊人考了年级第一。他们没有高兴多久,就被控集体作弊,校长不再给他们任何机会,决定第二天年级大会上宣布9F全体退学。努力刚得到回报,就化为泡影。
第二天,瓦迪亚班上的一名男学霸骄傲地对老师说“我们”把他们赶走了。原来是他故意叫职工泄露错题,以便让9F班全体不及格而被劝退。学生说完后神态自若地走了,留下瓦迪亚一人沉思。
在年级大会上,瓦迪亚讲道:年轻时,我以为做老师很难,经过二十年的教学,我发现做学生才难,学生做错题会丢分,做错事会被指责,老师却没有这样的担心。曾经,我以为9F的学生不配在这里读书,我想给他们教训,于是我把错误的试卷泄露给了职工。事实上,他们不是失败者,而是我想让他们成为失败者。柰娜老师说得没错,正确的教育应当是简化学习,对任何学科都适用。请柰娜老师为你的学生颁发优秀徽章。
万万没想到,一直扮演黑脸的瓦迪亚突然改变,他揽下了学生的过错,承认了柰娜的教学方法,同时把徽章颁给了曾经厌恶的“差”学生。
教育究竟是为了应付考试,还是为了因材施教?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究竟是擅长写出标准答案的学生,还是能准确找到自己优势并有能力尽情发挥的学生?
《嗝嗝老师》除了以上的表达,还有通过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向社会输送的一种价值观念。《嗝嗝老师》能够让人体会到接纳他人的不同是多么重要、温暖的一种品德。对于有孩子的观众来说,看完这部电影会特别羡慕9F班的学生,因为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位好的老师,比父母累积多少财富更为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