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新叶,黄绿的草儿。我们早已按捺不住春天的邀约,不想辜负了春之色彩。见惯了欣欣然的春的清淡之色,何不到山里去,瞧瞧春的浓墨之彩。
顺着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墨绿色的山近了。公路的两旁立着一个个巨大的奇石。随处可见的樱花树,一簇簇粉色的樱花竟相开放,妖娆可人。从山的一边翻越到另一边,在盘山公路上往下看,两山之间浓绿的长江水出现,绿得让人挪不开眼睛。那些依山势而建的农家小屋,羡慕他们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绿色呆在一起的日子。
终于离那浓绿的江水近了。我们坐在了游轮上。这里是西陵峡。远处万丈金光般的阳光在水面上映着山的倒影。我们也成了画卷中的人物。到山里了,一扫平日里的烦闷之气。下了船,走在了画卷里,踏在水中的石块上,水质清彻,小鱼、碎石清晰可见。沿着山边的小径走着,水面的乌篷船上传来土家姑娘唱山歌的声音,在山间回响。不远处一位阿哥吹着笛子。是我们误入到他们的世界。山中翠绿的竹子高耸入云,竹叶长得枝繁叶茂,为大自然提供了充沛的负离子,人自然会神轻气爽。有小猴站立在树枝间,露出毛茸茸的肚皮,不惧怕人,手里拿着人们递来的青枣,安静地望着这群山中的不速之客。有山羊在竹林间穿梭。水面上黑色的、白色的鹅时而悠闲地畅游着,时而迈着蹒跚的步子在岸边走边着。沿石板路拾级而上,岸边长满了苍绿色的苔藓,用手指轻抚,软软的、湿湿的。山间有起伏的石,水顺势而下,如鸣佩环,人立在瀑布前,欣赏着这一曲林间的乐曲,不急不缓,徐徐道来。我们和这山、这水呆着,如张晓风所说:“ 春天我们该到另一所学校去念书。去念一册册的山,一行行的水。去速记风的演讲,又数云的变化。”
进山后流连忘返,春天的浓墨淡彩一一见过。夕阳已出来凑热闹,将水面映照得波光粼粼,天上有夕阳,水里有夕阳。不愿离开,就留在这山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