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两个字眼一从脑中闪过,便链式反应般的出现一个场景:一座连一座的山,座落在缭绕着仙雾的云间,偶尔有几只仙鹤飞过……这仿佛是要叙说一段神话故事,可能因为神话大多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很久,没有翻看过数学课本了,整理书柜的时候看到一本数学教科书,里面有代数以及几何内容。看到这些,便忍不住鬼使神差的做起了里面的几何题。
上学时,我的文科是比理科强很多的,唯有几何成绩是能和我那些文科平起坐的。至今我都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感性和理性的互通,只知道我喜欢几何,曾经特别喜欢。喜欢它的直线、线段、平行、垂直,喜欢三角、圆椎、梯形,喜欢周长、高度、表面积,喜欢兀,喜欢圆周率,更喜欢证明题里三个圆点互相交换一下位置便组成的因为和所以……
也许是受几何的影响,尽管我一直从事着文科类的工作,却仍然喜欢把自己的生活都带到几何里。
生活中,我走着一条线段般的路,从一头到另一头,来来回回,无休无止,不退出底限,也从不超越极限。
我生活在一个圆圈里,围着同一个圆点不停的转,我以为可以飞得很高,可转来转去我始终走不出这个圆。
我借着知识的攀梯一步一步往上走,当跨过顶点才发现那不过是另一个平面,也是另一个起点;用财务的理解,我的时间除以青春永远都除不尽,比圆周率精确的小数位数还多很多倍。
仔细想过,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解释,我一直生活在一个绝对运动又相对静止,而且永远也无法预知长、宽、高的几何体---地球,根本无法计算它的任何表面积、容积以及体积。心,难道也是一样吗?它比这个世界小几十万兆倍,却能容下比它本身大无数倍的东西。
我的世界到底是个怎样的几何体?要我怎样计算这心与心的距离?一颗心是平面,两颗心是立体,有没有心周率?这个兀到底又可以精确到哪里?
还是终究要像几何般严格,必须要有因为,才能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