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若夫
昨日嘴馋,跑到街口买了一碗米粉,未曾想卖米粉阿婆竟是贵州人,她煮米粉的间隙哼起歌来,歌声摇摇,思绪又将我拉回多年前的夏夜。
山路崎岖,当我卸下一身的疲惫,轻倚在苗家阁楼上凭栏远眺,苍山隐隐、夜色茫茫;孤灯点点、众星朗朗。本以为远离尘嚣的贵州深山里会寻到一份难得的宁静,未曾想这里也夜犹未静。
为了找到关于青春的梦,我和几位友人利用假期来到这片外人很少涉足的苗家村寨里支教,也是为了寻到一方心灵的沃土。结束了一天的教学,一行几人开始穿行在大山中家访。
家访完毕,同行之人皆已睡下,许是这家人的盛情让他们倍感惬意,亦或是一天的跋涉带来的疲惫,没过一会儿,我便听到了轻微的鼾声。而我却覆被难眠,不是因六月的燥热,也不是为第二天家访的行程而担心。我轻轻地掀起身上的薄毯,一个人悄悄走出房间,来到栏杆上寻找曾经遗忘的乡村的夜。
偶尔有一丝风掠过我的脸庞,带着乡村特有的温柔,我的毛孔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惬意。在这里我看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风,看到了被遗忘的那份淳朴和善良。听着起伏的蛙鸣,偶尔传来的一阵急促的犬吠,我的内心似乎被这夜色包裹得严严实实,无法挣脱;双脚被这熟悉的景色陶醉得寸步难移。
当我还在沉醉于美丽的夜色时,一曲动人的苗家山歌从楼下飘来,质朴而又情意绵绵。我循声望去,在楼下的石阶前对坐着三个留守妇女正在唱着我听不懂的苗家山歌。她们的歌声随着风慢慢飘散,一点一点飘向远方,慢慢地填满着这稍显单调的夜。
我情不自禁地走下了楼梯,木楼梯的咯吱声似乎并没有让他们察觉到我的到来。
当我出现在他们面前,首先看到的是她们略显惊讶的神色,灯影昏黄,似乎还能看到稍显年轻的那妇女脸上泛起的红晕,或是因为害羞吧。
我的到来打破了她们的“静”。
年老的女人用贵州话问到:“孩子,你还没睡啊?是床不太合适吗?我们这条件不太好,你们要习惯哈。”其实我知道她已经把最好的拿出来给了我们。当我说明我想听歌的来意后,她们先是一愣,接着便是一阵爽朗的笑声。那位老者,随即轻轻地哼了起来。
年轻的妇人告诉我这是当地的情歌,是男女在恋爱时在外边劳作时唱的。他们会说几种语言,苗语、侗语,贵阳话,当地人还有很多都说“酸汤话”,这首歌是用“酸汤话”唱的,听起来自然有了一番别样的韵味。虽然我听不懂里面的内容,但音乐是突破了语言的桎梏,我很想记录下这美妙的歌声,于是恳切的要求她们唱一段我录下来。经不住我的再三请求,她们同意唱一段,我记录下了这动人的乡村情歌。听着美妙的音符一串一串地飘进我的耳朵里,我也跟着她们一起哼了起来,虽然只有简单的调子,却能让人卸下满心的疲惫和抱怨,只剩下宁静和幸福,或许这也是勤劳智慧的苗家人忙完农活后最好的放松方式吧。
不知不觉间,夜色有些深了。我又回到了阁楼,靠着栏杆望去,山上的灯只剩下几盏,依旧的还是起伏的蛙鸣。但是这未静的夜却又似乎那么静。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红酒绿,没有红男绿女。我只看到了真诚、善良和满满的爱。
(转载请记得联系作者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