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好莱坞的故事之所以精彩,是有一定模式的。如果套用这个模式来设计自己的故事,瞬间就会给自己加很多分。
好莱坞精彩故事的设计包含以下2个方面:
1、有冲突
精彩的故事离不开冲突。冲突必须是有意义且能让听众产生共鸣的。
有意义的冲突
有意义的冲突是指主人公遇到了一个有分量的困难,且这个困难在选择上是有冲突的。
主人公明明可以选择一条坦途,但却选择了困难的路来走,让观众为他捏了一把汗,并期待他能克服困难,有个完美的结局。
有共鸣的冲突
共鸣就是让听众关心主人公的冲突和结果。如果听众不关心,故事再有冲突也没用。
什么情况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呢?把主人公设计成不完美的形象(生活/性格的不完美),更容易让听众产生共鸣。
2、冲突升级
单纯的冲突无法让故事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只有冲突的逐渐升级才能牵动听众的情绪,让听众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步步加深联系,紧紧的联结在一起。
冲突升级是指故事中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层层递进,逐渐升级。
冲突升级的过程中,要让听众知道主人公遇到困难后具体卡在哪儿啦,这样更容易吊起听众的胃口,产生共鸣。
好莱坞的故事模型,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很多场景。
一、想赢得他人的信任,讲一个关于自己的好故事比单纯的陈述自己的强项更有效。
看看作者高林是怎么套用好莱坞模式,来讲自己的故事呢?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能让别人认识你、记住你,还容易让别人了解你,信任你。
他人对你的认同感不仅来自于外在,也来自于内在。只有内外都认同时,才能获得信任。外在指学历、金钱等;内在就是指你的价值观和内动力。
麦肯锡有一个信任公式:信任=资质力*可靠性*亲近感*自我取向。
资质力就是资源和个人能力。
可靠性,能不能持续把具体的事情做好(事情无非大小),赢得他人的信任
亲近感,与他人的熟悉程度。(好故事能让别人快速的熟悉你,拉进亲近感)
自我取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是从利己出发还是利他出发?
其实麦肯锡的这个信任模型用3个故事就能搞定:
——我很牛的故事
学会用故事低调的推销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高林在讲自己的故事时,先说了一下自己看到下面这句话时心塞的感受。“生命是一场盛宴,大多数人却活得像乞丐一样。”
高林这个心塞的感受直接暗示听众,她觉得自己活的像个乞丐(不完美)。而实际上高林当时已经年薪百万,有车有房啦。
是否要放弃眼前这份表面安稳但内心并不踏实的生活呢?(困难选择)高林选择了一条困难的路来走。
你看,这是不是在低调的推销自己呢。
——我为什么的故事
为什么高林会有这种心塞的感受呢?接着她用故事说出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内动力。
从小到大,她的人生好像被规划好了一样,从来没有为自己的活过。她想抛开一切角色的束缚,为自己活一把。
——我改变的故事
从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到放弃高薪工作寻找梦想,高林在选择过程中的经历让她逐渐成长,并通过反思,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虽然中年创业让她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成就了她现在的改变。
二、如何套用好莱坞的故事模型,让精彩的面试故事为自己加分呢?
——用star模型做自我介绍
S:situation场景 你在什么职位上承担过什么具体任务
T:task 任务(困难/冲突)遇到过什么困难
A:action 行动(克服困难)如何克服困难的
R:result 结果(结局)获得了哪些成长?
这个模型就是一个完美的故事模型。
——讲好价值观故事
面试时,不要直接谈钱。都知道你跳槽是来赚钱的。而要通过故事传递你的价值观和内动力。
价值观故事可以这样讲:
因为×××(价值观)对我很重要,即使×××(面临什么困难/冲突),我还是选择×××(做了什么)。
——讲好短板故事
短板故事是有技巧的。选择短板的时候,要慎重选择一个不完美的性格特点。这个性格特点最好是在这件事上行不通,但在另外一件事儿上却能发挥出很大的优势。只要学会适时调整、改变,就能让不完美的性格发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