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讲人和人之间认知的差别在于:
1.掌握概念数量的差别;
2.对概念理解的正确性及理解深度的不同;
3.重新定义概念能力的不同
结合自身,对这三点的感悟
1.增加的概念
“蛋壳定投,长期主义,复利”。这几个概念进入我的数据库后,人生少了很多焦虑。
开始用定投,长期主义的视角看学习、工作、个人成长及关系,重要的人和事持续投入,长期累积,在时间的长河中获得积累优势。
“蛋壳定投,杠铃策略”,这两个概念让我对投BOX有了新的认识,即使定投三年多仍然亏损,但依然蛋壳定投。
增加必要的概念,扩大了认知,改变了我的行为和思维。
懂得多,活得好,先从概念入手。
2.对概念理解的正确性和理解的深度。
对“意识”这个概念,之前按政治课本上的理解“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因此,会把宗教信仰中的某些观念,如轮回、灵魂等,身心灵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如阿卡西等归为迷信,内心排斥。
但近几年对“超意识”、“能量状态”、“高我”等概念的理解和接纳,我对“意识”这个概念的外延以及意识与物质间关系的理解有了新的认知。
一个概念的修正和深化理解,宏观来说,为我认识世界,理解宇宙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具体生活中,对公婆凡有重要的事要看日子,做仪式,发自内心的理解,接受了,也愿意参与。对身心灵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则”“释放法”,“阿卡西解读”等都愿意去体验。
3.重新定义概念
对“金钱”作用的重新定义,让我养成了朴素的消费观。
“金钱”可以用来投资和消费。一笔金钱的支出,可以从是“投资”还是“消费”两个维度来看待。
理解这一点后,我的消费欲望大大降低,只买必须买和特别喜欢的东西,保持朴素的生活状态。
之前模糊的感受到近几年认知上的变化,但说不出究竟是什么变化。
理解了“概念”定义的三层意思(课本P10)后,清晰的看见是因为我新增/深入理解/重新定义了一些“概念”。
我们喜欢说“底层逻辑”,“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我理解就是事物的“本质(性质)、特征、范围(内涵、外延和关系)”。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当做判断、推理时,先找准核心概念,从其本质、特征、范围、作用以及与其它概念的关系等角度来梳理清楚,对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大有裨益。
比如,要不要做“蛋壳定投”?
首先理解“蛋壳定投”的概念,就是把自己的资金分为“蛋黄、蛋清和蛋壳”,蛋黄和蛋清的部分用于家庭开支和储蓄等,蛋壳的部分,也就是丢掉了也不可惜的部分,用于定投。
调查发现,当收入覆盖生活支出后,即使丢失收入的10%,对生活状态也没有大影响。如,每月收入8000元,即使丢失800元,对生活没有大的影响。这800元就是可以用来定投的部分。
总结:从剖析核心概念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概念的性质,特征,范围(内涵与外延),与其它概念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