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岁前,一对孪生兄弟遭遇得失完全相同,之后命运却发生天壤之别的不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豫章有一对孪生兄弟,相貌声音都一样。从小长大到三十岁,两人遭遇得失都相同。三十一岁时,兄弟两人到省城参加科举考试。邻居有个寡妇长得十分美丽,先勾引哥哥,兄长严肃地拒绝了她,并且以此告诫弟弟。弟弟假装答应,暗里却与妇人私通。妇人开始不知与她私通的是弟弟。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弟弟还与妇人相约说:“我如果考中,一定娶你为妻。”到发榜时,兄长考中,弟弟落榜了。弟弟又欺骗妇人说:“等我上京考取功名后娶你。”并且向妇人说路费不够。妇人将自己的积蓄全部给了他。第二年春天,兄长考中了第一名。妇人在家朝夕盼望,音讯杳然,忧郁成病,悄悄写了一封信给兄长,不久便死了。兄长接到妇人的信,感到吃惊,便追问弟弟,弟弟低头承认与妇人偷情之事。第二年,弟弟家的儿子死了,而哥哥家的儿子安好无恙。弟弟大哭不止,两眼哭瞎,没有多久也死了。他哥哥后来当了高官,而且多子多孙,可称得上全福了。
凡人遇祸患时,不可全部归于命运。应该认真地反省自己一生所为,作了哪些坏事,招致今日之祸,深深自责,改过自新,这样才能挽回神明的谴责与愤怒,转祸为福。不然也会落得像豫章弟弟的那种下场。
读完这则故事,很痛心,不知道为什么。
孪生兄弟,三十一岁前,哥弟俩遭遇得失基本相同。但是,三十一岁时,兄弟俩去省城参加科举考试,在赶考过程中的一系列遭遇,让兄弟俩的人生从此天壤之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逐条进行分析。
相貌声音都一样的兄弟俩去省城参加科举考试。既然是参加科举考试,肯定要有住宿的地方,估计是住在旅店或租住民房。邻居有个寡妇长得美丽。寡妇先是勾引哥哥,哥哥严肃拒绝了。兄长为什么严肃拒绝?很简单,不邪淫,明理,一身正气。兄长很清楚,一旦和寡妇邪淫,一方面要破坏人家的名誉。另一方面,这是邪淫行为,肯定有很多灾祸会发生。一身正气,不邪淫的兄长值得称赞,值得我们学习。
后来,兄长也把这件事告诉了弟弟。弟弟得知此事,一方面当面答应哥哥。另一方面,与寡妇偷偷约会私通。弟弟没有体会到兄长告知他此事的原因,这是兄长让他不要邪淫,要一身正气,洁身自好,恐怕弟弟走了弯路。
但是,令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弟弟没有听哥哥的,而是跑过去和寡妇邪淫。一方面,破坏了寡妇的贞洁,这个罪过非常大。另一方面,自己要赶考,后面要考科举的。你这样和寡妇通奸,你哪有机会、心思再去参加科举考试呢?
发榜时,一身正气不邪淫的兄长高中功名,和寡妇通奸邪淫的弟弟名落孙山。更令人气愤的是,弟弟竟然还与妇人相约,如果考中功名一定娶她为妻。大家想一下,你破坏寡妇守节,犯下如此大的邪淫罪业,又怎么能考取科举功名呢?冥冥中,功名早就被你自己消掉了。事实也是如此。至此,兄弟俩的遭遇命运发生了根本性的不同。从此,两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命运截然不同。
第二年春,兄长考了第一名,妇人在家期盼着,但没有回音。可以想象,妇人十分焦急,痛不欲生。在此之前,弟弟欺骗她,说没有路费,把寡妇的储蓄全部骗完了。此时,寡妇知道兄长考取了第一名,但是她以为兄长就是和他私通的弟弟,便托人给兄长去了一封信,等了很久,也没有回信,不久便郁郁而终。
兄长接到信后,感到很吃惊,因为他清楚自己没有和任何妇人通奸,怎么会接到这样的信呢?于是找来弟弟询问,弟弟只好承认此事。再后来,就像文中说的一样,弟弟家的儿子死了,但是哥哥家的儿子很好。要知道在此之前的三十年,他们俩的遭遇基本相同。为什么这次不同了呢?
再后来,弟弟伤心哭瞎了眼,不久也死了。哥哥后来当官,多子多福。
为什么会这样?故事本身已经告诉我们答案。
自古以来,一身正气,不犯邪淫,不淫人妻女,孝敬父母,改过迁善,永远都是不会错的。邪淫最损福报,最损功名。凡是想在古代的科举考试,21世纪的高考、考研、考博、考公等一系列决定终身命运的重大考试中,脱颖而出,考取好成绩,一定要洁身自好,不犯邪淫,刻苦读书,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