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大宝上三年级了,这个暑假,老师留了三篇作文,其中一篇是“最开心的一件事”。七月还没过完,孩子就把所有的暑假作业都完成了,唯独这一篇作文迟迟没写。
我天天催着他赶紧把作业完成,这样你玩的时间就更多了,可大宝一说写作文就犯了难,不仅仅是因为写作文难,更主要是他觉得没有什么开心的事。今天早上我又提醒他写作文,他说:“我天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读书、背书、打球……哪有什么开心的事!”我说:“早上和晚上咱们不也出去玩了吗?你再好好想一想,这个暑假有没有特别高兴的事。”孩子又犯难了,撅着嘴,苦着脸,耷拉着脑袋,慢吞吞地挪着步子,“磨”回自己的房间,恨不得客厅与他卧室的距离无限循环……
看他为难痛苦的样子,我强压怒火与他一起回顾假期“开心”的瞬间。“去湿地公园玩吊床,这也算一件开心的事,行不?”
“不行,就在上面躺着玩,没啥可写的!”
“去游泳馆学游泳?”
“不行,没啥特别的!”
“你和弟弟去电影院看电影?”
“那也没什么意思,写不出来!”
“咱们在家炸爆米花?”
“手也被烫了,还算开心吗!”
“去新的龟井寒泉公园玩,还有烟雾啥的,行吗?”
“不行,那么小的公园,我骑个自行车一眨眼就转一圈!”……真不知你的眼到底有多大,我彻底投降了。我是像极了所有家长辅导作业的神态,不,不是像极,根本就是:眉头紧皱,龇牙咧嘴,牙齿咬得咯咯直响,两个拳头攥得生疼,声腔抑扬顿挫,一波高过一波,估计血压也窜得老高,在孩子作业面前,我们每个家长都是奥斯卡“咆哮帝”的金奖得主。
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下了,突然大宝弱弱地问了我一句:“老妈,你们小时候都有啥开心的事?”
我也瞬间冷静清醒下来:“那可多了,捉鱼、捉知了、掏鸟窝、瓜地看瓜、拾麦子……”
大宝失落地说:“我小时候咋就没有这么多高兴的事?”
“你看动画片,做小实验,看电影,吃汉堡,骑自行车,炸玉米花都可以呀!”
“那也没什么意思,我觉得我一个暑假就没有开心的事!”
整整一个上午我和大宝就在这“口诛笔伐”中唇枪舌战,尽管如此也还是没有选出一件他认为开心的事。 中午小姨打电话,说家里红薯、青菜很多,回去拿点。大宝小宝一听能去外婆家,中午兴奋地也不睡了,一直催着赶紧走。等到五点多我们才开车回去,路上两个孩子兴奋地说着外婆家的小羊,小兔,一到家,两个孩子像脱缰的马儿一样喂兔子,撵小鸡,拿着锄头铁锹挥舞,姨父说去地里薅几棵新鲜的花生,我一听立刻来了灵感:壮壮,赶紧跟你外公去薅花生,地里多好玩呀!
“我不想去,太热了!”
“你还是去吧,这样你的作文也能写了!”
或许是在“作文”的动力下,孩子不情愿地去了。晚上回家我就指导他写作文,其中我提示他写道:我迫不及待剥开一个花生,尝了尝,真是又甜又香,比我吃过的花生都好吃!
大宝又有意见了:妈,我不是把花生给吐了吗?难吃死了!啪,我的手重重拍在桌子上,震的发麻:“你要是写难吃,咋能体现开心的事?”孩子不情愿地照着我说的继续写了下去。
总算一篇作文完成了,这一天,我和儿子都过得是惊心动魄异彩纷呈,这样的灾难大片经常上演,我和娃就在这“灾难”中奋力挣扎着,或许会是拨云见日,或许是暗潮涌动,又或许会是屋漏逢雨,唉,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