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好像骨子里就是个脸皮特别薄的姑娘,性格内向,胆子也小,长的吧也是有点对不起观众:头发黄、眼睛小、鼻子蹋,还胖乎乎,所以茶余饭后经常被大人们拿来开玩笑,也就越来越不自信。幸好学习出成绩还不错,农活也干的挺好,所以听到最多的表扬你就是:听话,勤快,会读书。
但是渐渐长大,成绩好像越来越没那么好了,考学也是一再失利,家境一般的不能再一般,长相也没有所谓的女大十八变,所以依旧内向,胆小,脸皮薄。
记得上大学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岗,是中午在食堂帮忙擦桌子,虽然每天只有一块钱,但能管一顿午饭,也很不错。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刚开始还各种纠结,因为怕被自己班的同学们看到,觉得没面子,所以开始那几天总是低着头做,看到认识的人进来吃饭就有意避开一点,生怕人家看到会笑话。每天擦完桌子,食堂收工我们几个勤工俭学的一起吃饭时大家就会聊聊天,就我一个女孩子,也不喜欢说话,一般只是听,时间长了知道我们那个小队长家庭条件其实比我们还差,但是人很乐观开朗,也比较自信,他说他高中开始就出去勤工俭学,端菜洗碗擦桌子,什么都做,没什么可丢脸的,凭自己双手赚钱补贴家用,还能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何乐而不为。渐渐的,我自己也比较放的开了,看到同学老师过来吃饭也从不避让了,有时还主动,跟他们打打招呼,想想那是自己第一次磨自己的脸皮吧。
人的性格一但成型,要改变很难,只能慢慢磨。所以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也是不断地在找机会锻炼自己。压根没口才的人,去报名什么口才协会,口语也很烂,还跑去英语角,反正开始各种不敢开口不敢练,怕说错丢脸,后来去了几次之后朋友和外教老师鼓励,自己一壮胆,就开口了,其实也没那么难,就是脸皮太薄怕丢面子而已。
毕业之后,蛮顺利地进入大企业上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安安稳稳地工作,但是胆小好面子的性格依旧没变多少。不过工厂上班还好,认认真真把事做好就可以了,没有太多的交际和人情世故,宿舍,食堂,办公室,圈子小的不能再小,生活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工作,学习,学习,工作,不善言谈,不喜交际,就使劲学习,反正公司学习资源不错,免费培训,各种学习,结婚生子前把能学的各种技能和学历都尽量学完,证书是拿了不少,但是回头发现能力没有什么突破,对自己将来的目标也是越来越迷茫。
工作十余年后公司开始成立社团,几个朋友一商量开始注册了山水读书社社团,第一次运营社团,其实不是真的对读书很感兴趣,只是觉得自己性格太内向,胆小怕事的,脸皮又薄,需要多找机会锻炼锻炼,运营社团组织活动,各种场合逼自己站起来、走出去,加上一些户外活动,身心都得到一些锻炼,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人也渐渐开朗起来。
比较大的突破应该是2016年初,第一次付费参加外面商业机构老师的培训,也就是刘子熙老师的TTT职业讲师认证班培训,接触了职业讲师这个行业。在那个课堂上,刘老师就不断地鼓励我们要站起来,要尝试,要突破,他也非常精准地揣摩出我们不敢试讲的心态,无非就是怕讲的不好,丢面子。“在成为真正的职业讲师之前,你们有什么面子可以丢的,你的面子值多少钱?想成长,要突破,脸皮必须要厚一点,找到任何可以锻炼的机会和场合,站出来讲!”一个培训届的泰斗老师如此语重心长的话语,对我这个小白还是很有震撼作用的,所以那一年我就报名参加了当年全国好讲师大赛,虽然没有拿到什么名次,但是站上去比赛本身对自己就是一次很大的突破,也通过组委会组织的一系列的培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再后来出去参加更多的培训,我们社团的活动也由公司拓展到外面,只要有机会就站起来讲两句,磨磨嘴皮,练练胆量,也就越来越没那么怯场了。
接触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广,本该快速成长下去的,结果事实没有依照剧本上演,怀上二胎,整个人懒下来了,学习也基本中断,想到产后没人可以帮忙带娃,离职又要中断原本稳定又还不错的收入,各种纠结和焦虑,还好身边有不少心理咨询师朋友,遇到焦虑就找朋友聊聊,再加自己调节一下,至少没有抑郁出现。
讲师需要沉淀和历练,近期需要调节和过渡,能带娃又能做的项目似乎只有电商,百般权衡,找到一个投入低、耗时少,没有业绩压力的贝店平台,给了自己一个短期的目标,开启了自己新的学习模式。
坦白说,从来没有想过做电商,虽然我以前也没有排斥电商,但换做自己去做,还是不能接受。一来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完全不像会做业务的,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那都从来跟我不相关;二来好歹我之前也是做主管的,以后计划也是做讲师的,为人师表,怎么拉下脸来去做推销?所以从贝店注册那一刻,就注定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和突破。我给自己的定位也是学习和突破自我,因为人一但松懈下来,长时间的停滞之后就很难再打起精神,或鼓起勇气,从头再来,所以我需要一个支点,一个能撬动自己能量,让自己回到那个激情满满,自信有活力的状态,而这个支点就是贝店经营的学习。
注册店主当天,就开启了贝店学习之旅,每天晚上娃睡觉后就在贝店商学院,在群里寻找素材学习,看看人家怎么经营,如何克服玻璃心,如何邀约分享。别人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如何经营才会有特色?怎么邀约才不会让人反感?这些都是学习的内容。学习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突破了第一步,发了朋友圈也建了群,但还是不敢多做推销,偶尔发一发,觉得让人知道有在做就好了,何必多言?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好像没什么太大用,没什么单啊,可能也没几个人了解过贝店,于是我又厚着脸皮在群里多介绍了几次贝店,因为我自己从第一次在朋友贝店消费到注册开店,多多少少也买了不少东西,但是对贝店的运营模式还是完全不了解,那又怎么让朋友知道,让他们放心购买买,让他们愿意开分店呢?所以还是要有所分享才行,那么就得继续厚脸皮说喽。其实分享完,我才觉得没有那么复杂,就像超市售货员一样,跟顾客推销分享,买不买那就是顾客的事情。几天下来,发现自己还真的有一些变化,心态稍微变好了,脸皮也磨的厚了点,没有那么不好意思了。充实的学习让自己也逐步开朗起来了,难怪有宝妈说,贝店治好她的抑郁症,确实有时学习可以让人重生!
很喜欢今天分店主分享的一句话:好奇与体验为首要,助人或生财乃缘分!果然是爱读书的年轻人,有才!确实,在高速发展、讯息万变的今天,没有一点好奇心,没有一丝体验的欲望,我想很容易out吧。
最近受老爸影响,也喜欢看中央台的纪念改革开发40周年大型记录片,所有人都在感叹世界的变迁,没有与时俱进的心态,完全跟不上科技的发展!每次带老爸出去购物也好,旅游也罢,就算去医院看病,没有预约,没有手机,也只能在那干排队,还不一定看的了,所以他说:唉,老人家不会玩手机,以后出门都难了,呵呵,果断给他买了个老年智能机学学。他总是说,没脑子了,学了就忘。我说那有什么关系,忘了再学呗!
总之,最大的感慨就是:不管世界怎么变,只要学习的心态不变就行!天资不聪慧,脸皮天生薄,也没有关系,学习包治百病,脸皮越磨越厚,心态越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