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笃信刻苦读书是在养精蓄锐厚积薄发,但倘若一直在养一直在积却从未派上用场,那么刻苦读书这件事还有多大意义?
最近一直在认真反思自己的“刻苦读书”,很多话都会触动我思考的神经。
比如今天看到一个分享,在做且说、说、看且听、看、听、读这几种学习方式中,阅读是最低效的。即便是做阅读笔记,也大多不过是抄录提纲或重点词句。
怎样才是高效呢?吸收、内化,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怎样才能有效地吸收内化呢?输出。
怎样输出呢?写——从事实(文中写了什么)、感受(读后有何感受)、发现(学到什么)、运用(对自己有何指导)这四个方面写一写;说——把写出来的简洁明了地讲出来;做——学习阅读中得到的做事的好方法,微调自己的做事方式。
倘若没有输出,只是抱着书本一味阅读或者抱着手机拼命刷屏,貌似很忙很充实,实际上却是一个最傻的砍柴人——跟放羊人认真地聊了一天的闲磕,人家的羊吃饱了,你却一无所获。
向谁输出?输出什么?输出后希望达到什么样样的效果?
在我们用输出来倒逼输入的过程中,倘若捋清了这些问题,输入会更有目的性,学习的效率会更高。就像一个教师要明确知道教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要教给他们什么内容,课后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然后才能更精准地收集资料更好地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