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楼兰
周末,逢老石友,清茶一壶,观石数方,聊趣事二三件。
1990年,二十出头的杜幸云在伊吾邮电所工作,经常和同事骑摩托车进行电话线路检修。
有天中午,无意中走进了伊吾淖毛湖的玛瑙滩,戈壁上散落着红、黄、蓝、白、灰、黑多种颜色的石子。中午阳光明艳,随着人的移动,石子散发出道道迷人光泽,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杜幸云捡起颗蓝色透明石子,放在阳光下细细观望,蓝石子流泻出的湛蓝勾人魂魄,水流地感觉自手臂荡漾至全身,身体轻轻飘进蓝色的海洋中……杜幸云如梦如幻。
同事兴奋的像个小孩,手里拿着几块红色的石头,阳光下像燃烧起来的火焰。数年后杜幸云才知道自己走进了玛瑙滩,曾经清澈的蓝光在他内心注入了奇妙的感受,杜幸云从此迷上了石头。
一回头觅得“沙漠之舟”
2009年6月,杜幸云去哈密天山南路奇石市场转悠,在一家店里买了几块看上眼的。出门时,无意中回头,瞥见奇石架最上层的角落里有块石头,看着像只骆驼。他叫老板媳妇拿下来细看,石头上面落满灰尘。老板媳妇说:“当家的下戈壁捡石头了,这块石头他撂那儿没怎么打理过,今天我做主你拿走吧!”
回到家里,杜幸云清洗干净石头,越看越喜欢。褐红色的火山岩石,外形酷似行走的骆驼,全身比例协调,驼峰和尾巴很明显,脖子的曲线段淋漓尽致。杜幸云用根雕给骆驼石配了个底座,取名“沙漠之舟”。
同年7月份,在哈密举办的首届奇石博览会上,评了铜奖。当时卖石头那家老板也去参观,看见杜幸云送去参展的“骆驼,”正是自己下戈壁时,媳妇半卖半送的石头,他盯着石头,激动地拍着大腿说:“骆驼啊,我的骆驼!”知情人无不发笑。杜幸云过去拍拍老板肩膀说:“这石头和我有缘啊!”
“沙漠之舟”被选登在《中华奇石》2015年第一期中,被全国各地爱石之士欣赏。
等候七年,方得豆瓣风凌石
“沙漠之舟”杜幸云得来全不费功夫,绿色豆瓣风凌石却是踏破铁鞋方得之。此石长1.2米,高80厘米,厚30厘米,重400公斤。远看像座山峰,层峦叠嶂,树木郁郁葱葱,峰顶有山洞巉岩。“山中寻桂子,久坐闻书香。”屏神看此石,可由此延伸无数想象。
采石的朋友在南湖土屋铜矿的周边发现了这块石头,体积太大无法开采,就将这块石头埋起来做了标识。回来后聊到这块石头,杜幸云给朋友讲好,石头到了第一时间通知他,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七年。
朋友数次去那里,愣是找不到自己埋起来的石头。直到第七年,不甘心的朋友叫了几个人,细细搜寻了几天,方才找到。
得到消息的杜幸云第一时间守在朋友店门口,石头运到后上面沾满沙土,露出的部分看上去包浆非常好,是市面上少见的绿色豆瓣风凌石。
杜幸云满心激动,宝贝一样呵护着,他直接从朋友处买走,找了六个小伙子小心翼翼的抬进店里。现在这石头是杜幸云的镇店之宝。
爱石,就是这么任性
杜幸云爱人说起杜幸云玩石种种:“石头就是他的命根子。原先我们住平房,晚上出去解手,家里的石头挨个看一遍才上床睡觉,你们说他是不是个怪人!”杜幸云笑着说:“我爱石头,就要把它当回事,对不对?这和写文章是同样的道理,不当回事,怎么写出好文章。”
质朴的话语藏着深刻的道理。杜幸云爱石,就这么任性!
注:文中奇石均由哈密杜幸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