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亲子绘画沙龙上,一个一年级的女孩画得特别的慢,反复地擦,别的孩子都画完了,她还在那涂涂改改,她看到别人画完了,急得要哭出来了。问她为何要涂改,她说怕画不好:“人家都画完了,我还没画完,我……”她难过得掉眼泪了。
孩子为什么这么难过呢?是因为它内在有这样的逻辑:画没有画好就是我不好。 人家都画完我没有画完,我比不过别人,我不如别人好。这就是典型的人和事不分。事没做好就说明我不好,我不好爸爸妈妈就不喜欢我,别人就不喜欢我。
这种人和事不分的情况非常的普遍。
首先在这些孩子小的时候,在自信建立的关键期3到6岁,上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到整个小学,爸爸妈妈经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
“你怎么这么笨,这道题你都不会啊?”
我们中国家长无师自通或者潜移默化地大家都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表达,但是这个表达就把孩子这个人和他做的那道题给绑定到一起了,这个逻辑就是因为你笨,所以这道题你不会,把人和事用“因为所以”给绑定到了一起了。
有的孩子好心好意帮助家长做家务,洗碗时一不留神这只碗没抓住,掉地下碎了,家长就发脾气了:
“你看看你连这点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点什么么?”
一句话就把孩子这个人和他做的事又给绑定到一起了,逻辑就是:因为你不好,所以碗你也洗不好,因为碗你都洗不好,别的事你也做不好。孩子接收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信息,家长在对孩子的行为做评价的时候,无意识的把人和事给绑到了一起,用“因为所以”的逻辑给串起来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接收了,认同了,慢慢地孩子也就把自己做的事和自己这个人,用“因为所以”去串在一起。
那么家长怎么表达才是对的呢?比如前者家长给孩子讲题,孩子没听懂,家长说:
“没关系,宝贝,一会妈妈再给你讲一遍,换一个方法讲一遍,你就能听懂了,没关系的,宝贝,这次听不懂,不害怕。”
孩子接收到的就是我很好,这次这个题没听懂,没关系,妈妈说,我一定会听懂的,听懂听不懂,和我聪明不聪明完全是两回事,尽管我没听懂,但我仍然是个聪明的孩子。 所以家长的这种表达就能让孩子把人和事分开了。
我们再说刚才的洗碗的事,孩子不小心把碗掉地下碎。家长说,“宝宝不怕,伤到手了没有,不害怕,刚才是没抓住,下回咱们抓住就好了,不害怕,我宝宝多好,能帮妈妈做家务,真好。”如果家长是这样的表达,孩子就明白了,我很好,我帮妈妈做家务,我是个好孩子,妈妈爱我,刚才碗掉地下碎了,是没抓住,一会我抓住了就没事了,我注意一下,我以后洗碗就能洗得很好。孩子把自己和洗碗这件事能分开,就不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了。
所以,把人和事分开,对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我评价至关重要。聪明的家长,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