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经验了一次激烈的情绪转化,对自己情绪的管理有一些欣赏。记录下来,算是对自己的鼓励吧。
前天晚上住在婆婆家,昨天过节,我想婆婆一定期待我带着豆在家好好复习功课学习,她在家准备一桌好吃的伺候着。因为豆要期末考试了,她平时的成绩非常不理想,而且婆婆知道,我和豆前天才和朋友们一起去了正定玩,放假最后一天,应该在家好好复习功课的。
可是,我和朋友们已经约好昨天在冉姐家包饺子,然后下午送77去车站回西安。豆很向往,比我还积极,一早就问我,啥时去呢,看样子一点也不惦记自己作业和学习。我和豆说,先复习功课,然后快到中午时再过去好了。
但是,怎么和婆婆说,真有点怵头。我似乎能预料到她会不开心,甚至还会唠叨几句。怕婆婆不开心是我的梗,很难突破,特别是昨天过节。而最怕的还是她的唠叨,一般会带着明显的指责。想到这些,就有点紧张。
吃着早饭,心怀忐忑。婆婆在我身边打扫房间,不停地晃来晃去。我想,现在就告诉她我和豆中午要出门的安排吧,尽管很怵头。
这算是自己一个进步吧。要在以前,我会熬到最后一刻再说,然后噼里啪啦被训一顿。
果然,婆婆的抱怨来了,狂风暴雨一样。我以为只是抱怨几句而已呢,没想到还上纲上线了,说的话很刺激,句句戳我痛处啊!
最初不知道怎么回复她,任由婆婆说着,自己沉默着,暗暗提醒自己注意深呼吸,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后来,实在被说的难听,感觉很愤怒很委屈,辩解了几句。这种情况下,辩解肯定无效,只能加剧婆婆的情绪。可是,沉默似乎也不行。没有我的回应,婆婆也会有情绪。
于是,我俩的情绪都升级了。我的辩解也似乎成了争吵。豆爸出来了,说不要为了这个吵架了。豆奶一下子火了,因为这意味着豆爸在制止他。于是,她的火转到了面对豆爸,我暂时脱身了。这点,真的很感激豆爸,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变的,最初我们吵架,他是躲着的,把我自己推到婆婆面前,自己收场。昨天,估计他了解豆奶那些带着攻击的话对我的刺激,他临上班前,还来到卧室里,说,抱抱。抱着豆爸,心里的委屈要出来,也似乎委屈有了一个出口,自己内心安定了好多。关于这点,豆爸的拥抱无声胜有声,感激他没有给我讲道理,否则,我会竖起一面心墙隔离自己,无法敞开。
回忆这个过程,值得记录一下。
我内心有钩子,成功被豆奶抛过来的钩子钩住,才起了情绪。这些钩子包括“豆的学习差都是因为我没有管好她,我耽误了她”“一年半的时间,我的方法事实证实是失败的,豆的学习越来越差,豆奶一年对豆的管理毁到了我手里”“豆也是她们刘家的人,她们也有管她的权利”“娃儿是你生的,你不要只想做自己的事儿不想管她”“孩子的学习是重要的,你不要只顾自己快活”“你这辈子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你将来怎么养她”……
内心里我自己是有批判的。感觉自己确实育儿很失败。不想承认,想推开这个现实。但事实如此,自己确实有很多想做却没做到的地方,这点越来越意识到了。所以,坦然地接受这个事实吧。批判自己,会变本加厉把期待加到孩子身上,会因为孩子的表现满足不了期待而恼火,对孩子有情绪。
内心也是有很大委屈的。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被看到。那么,自己看到自己的努力了吗?自己能对自己多一点欣赏吗?豆爸适时的拥抱让我有一种被看到的感觉,有感动和感激。那么,我对自己,也要看到,承认自己尽管有很多挫败感,但是一直在努力没有放弃。
这个过程,感觉自己情绪控制得还可以。自始至终,一直能做到观察自己的情绪,平静地陪孩子学了两个小时。陪伴的过程,情绪也比较稳定,尽管那时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委屈,甚至有泪一直想出来,想释放这种委屈的情绪。我这次的体验是,当条件不允许时,真的可以暂时把情绪打包,把它暂时安放在心里一个角落,等有独处时间或者有朋友陪伴时,再去面对处理的。比如,此刻,自己就在面对。
一直很怕被婆婆否定,特别是拿着孩子的问题戳我。经历了这次,我感觉,我内心的钩子似乎少了一些。内心有了一些轻松感和自由感。这是这次冲突带给我的收获。觉察真的是个好东西。
也再次经验到,当对方有情绪时,稳住自己,不被对方情绪带走,是多么重要。只有稳住自己,才能解决问题。稳住自己,需要维护自己的界限感。我能感觉到,我的自我界限感在慢慢建立。
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冲突,再次看到自己内心的那些钩子。隐藏无效,只有坦诚面对,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最近体会到,真的说的多做的太少了。因为内心不确定。现在越来越确定该如何做了。那就用心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