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大了,我的“走完”定义在今年年初终于把海南去了,自此完满了34个省级。但这不是终点,当然依旧是在路上。
回顾这一路漫长的“打卡”,我的旅行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阶段。
大学毕业前总想“利用各种机会”去许多地方,非常担心毕业工作以后,一年就只能赶节假日出去玩两次了。毕业之后却发现,原来不打算结婚生子真的可以玩一辈子,于是旅行变得又慢又细。
高中的毕业旅行是婺源,第一次有解放了的感觉,背着家人跟同学买了两张无座火车票就出发了,到现在都记得转了小巴又坐了许多趟乡村公交和摩托车,才勉强把婺源村落转了个遍。
对我而言陕西是我出发去看世界的一个起点,在西安读大学的四年,就算只能在周末出校,我也会争取每一次“下山”机会,在长安区骑行,在雁塔区摸熟每一条公交,在城墙里暴走东西南北大街,转漫长的公交去未央区逛公园,也会为了老师口中的关中八景,去看本地人都没什么兴趣的草堂烟雾和雁塔晨钟,托世园会的福,浐灞的柳树也是看到了的。
大学期间的旅行,是集结同学去爬华山和翠华山、去看商洛溶洞、去咸阳看老城渭水…是趁小长假去各种同学家体验地道的农村生活,我在宝鸡看过“房子半边盖”,在安康第一次看油菜花败落后一望无际的田地…更是各种欢迎远到而来的朋友,去了五次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次兵马俑,两次骊山和华清池,两次城墙,和N次大雁塔、回民街…当然这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我也会和天南海北的同学约在各种我们的“中间站”,和石家庄的同学约去看洛阳牡丹和石窟,和上海的同学约在青岛看我们都是第一次看的大海,和河南的同学去四川看了一整天大熊猫,和老家的同学约去上海杭州感受都市繁华,和当时恋爱的对象去爬过泰山在那丢了手机,去爬过岳麓山在长沙被糖油粑粑粘掉了半颗刚补好的蛀牙…
也托老爸的福,去北京每次半个月起都能在亲友家住不用掏住宿费,托老妈的福,捡漏跟团去了一次香港澳门,并利用所有时机自由行。
后来我开始在朋友圈里变成了一个懂旅行的人,同学们会借我的游记去看,大家出去玩会问我意见,我也会渐渐对一些旅行目的地有自己的见解,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明上河园,在和本地朋友去的那天我们全程都在夸赞,用现在的词汇去描述就是“完全实现了沉浸式体验旅行”。
但真正改变我的是大四的那三次义工旅行。
十年前的郎木寺甚至是外国游客占比不输中国游客的,这个我只能在百度百科里简略查到的地方,我就这样在大年初三拖着箱子去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旅行,万幸的是,我遇见了到目前为止我人生中遇见的最善良的一对夫妻。他们让我知道了真爱难得,她们也让我知道了活得洒脱才是一种人生修行。
在厦门的义工旅行让我感受到了东部地区的商业化,也认识到了什么样是自己不喜欢的生活节奏,最大的收获是发掘了自己对爱的新的理解,喜欢同性也应该义无反顾。
后来我又回到了大西北,在青海做义工的一个月里,认识了一大帮蓝天救援队的大哥,跟着他们学会了喝酒,听闻了许多愤青言论,也在一大群前仆后继的义工氛围中体会了快速结交朋友和频繁与人分别,那会儿我发朋友圈说似乎总在说再见,我已经锻炼出了不会再那么感伤了,“终有一别”也刻进了我的脑子里。顺利毕业之后我又坐着硬座回到青海,一个人完成了环骑青海湖的旅行,经历了烈日、暴雨、风沙,甚至半路而来的月经,神奇而又自豪。
毕业之后的第一站在上海,为期十个月,从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十个月的目的是赚钱同时游玩江浙沪。但也会被那里的一些生活气所感动,我喜欢在杨浦的时候出门有成排的早餐车和夜宵车,喜欢苏州的花鸟市场和夜游秦淮,就是那种自己一个人也可以买个船票跟一群中老年人坐船上听昆曲那种,也喜欢绍兴的小桥流水。但是上海的公交转地铁,甚至要花两个小时在路上才能和朋友聚上,工作紧逼感太强,都让我在夏天来临的时候不断倒数离开的日子。
我空置了三个月,坐绿皮车走完了河西走廊,坐夜车硬座都能让我睡得很香,回到郎木寺的夏天也让我觉得温暖,那一次我便认定了那里是我藏区的家。在牧场上经历了一次被羊群撞下山坡并被踩踏而过之后,我哭着说我要去趟新疆。于是在2014年的夏天,我背着重重的登山包第一次来到了新疆。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坐火车、搭车、睡毡房小木屋,一路从北疆迂回到当时还很乱的南疆,最后在到库尔勒的时候因为吃了一天的川菜而感到四川的美好,选择在成都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生活。
成都真的太棒了,我是说还没卷起来的成都。
可以去雅安吃鱼,去石棉吃烧烤,去乐山吃跷脚牛肉,去自贡吃兔兔,去泸州吃鸡,去川西无数次一次次被惊艳。在汶川流泪,在马尔康俯瞰全城,在壤塘和牛并肩走在街上,在色达充满敬畏,在八美感受纯净,在新都桥找寻最佳拍摄点,在康定遛啊溜,在海螺沟摸冰川泡温泉,在牛背山看日出…
我最喜欢成都的一点就是去重庆方便,这是一座我最最最喜欢的城市,截止目前我已经去过十次了,有几次因为出差甚至住上了小一个月,开心的爬坡上坎我从来不觉得累。
作为一个巨大的交通枢纽和西部国际化大都市,我也得以机会从这里出发往返,去东北,去广东,去湖北,去山西,去江苏,去云南,去贵州,去台湾,我要感谢在成都交社保这件事情可以让我一个本不能自由行的小城户口实现去台湾十五天自由行,让我可以真正感受台湾省人民的热情。最后我从这里出发,去了拉萨。
那会儿的我一直觉得,甘南藏区和四川藏区我都熟了,云南藏区和青海藏区也去了,西藏还有什么吸引我的呢?毕竟我那会儿很反感“以梦为马”,那些浪到拉萨的装B人士令我害怕,但在那里住了半年之后就真香了,拉萨还是那个拉萨,山南、林芝也都还是它原本的模样,可惜那年没有去阿里,我一直留着它和新藏线一起完成。运气很好的赶上了通往尼泊尔的口岸重新开通,甚至赶上了尼泊尔对华免签证费的好纪元。
在拉萨客栈工作的同时,干了件悄无声息的事情,就是考研,并且顺利在第二年秋天回到校园。
这一次换东北这片神奇又喜感的土地生活。因为怕扛不住长时间的太冷所以选择了大连,毕竟在这之前去了一趟漠河回来之后一个月感冒才好全。
对东北的探索不算全面,两年生活没有再一次去哈尔滨是遗憾,但是开拓了吉林一线也是非常宝藏,在辽宁的我去了数不清次数的沈阳,就像在成都喜欢去重庆一样的喜欢。在鞍山吃大油边的时候我觉得我在被一个劲儿忽悠,但是去过各式各样的洗浴中心之后我又彻底融入了东北的搓澡文化,连我爸跟我在丹东打车的时候都对东北人的自来熟赞不绝口。
大连同样也是一个飞行便利的国际化大都市,日本韩国的飞行时间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去北京看音乐节逛潘家园,飞安徽爬黄山逛村落,飞潮汕吃美食,飞江西回家也算不上什么长途,除了冬天寒冷的大风,我几乎挑不出大连的毛病,毕竟每个季节的美我都觉得很出片。
我在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鬼使神差的又一次来到了新疆,这次没有飞,而是从大连坐了漫长的火车,在内蒙和宁夏中转玩耍的时候觉得新的生活将在谁也管不着的新疆重新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开新疆,今年是第四年了。
在新疆同一个地方分别在一年四季去都是好的,2014看过的夏季风光,在这三四年里,我又在不同的季节看了好多次,春天的南疆杏花,夏初的伊犁薰衣草,雪季的可可托海…不断的填充着我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新发现,最近一次才去库车热斯坦看彩色大门,可惜已经拆掉了半条街…
今年和韩国友人带着爸妈一起去了趟海南,这个从小在课本里就频繁出现的旅游胜地,因为自驾而变的轻松许多,但是海南岛自驾上下船等候效率这件事情我起码能吐槽十年…
今年也是回到郎木寺的第十年。在晒佛节的时候我在想,十年前的我会知道我终于在十年后踏遍了我所热爱的国土吗?十年前坐在夏河山头思考人生该何去何从的我会知道在经历了东南西北的流浪生活后不再那么迷茫了吗?
是真的,当我意识到旅行是我生活的全部目标时,我觉得人生轻松了很多。这些年对谈恋爱也没了兴趣,就一门心思寻思去更多地方自驾,在今年国门打开之后,现在就开始策划年底的跨国旅行。
当韩国友人和我说她们的护照可以去一百七十多个国家时,我是羡慕的。但是我也会说因为韩国的可玩性确实太过局限了,如果只能选一个国家旅行一生,那么中国一定是首选。
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漫长的海岸线、海岛,国际化大都市,被殖民过的欧美日本建筑痕迹,一流千百年的民间村落,无数高山大河,高原丘陵,雪山沙漠…更不用说五千年历史文化,五十六个民族各不相同的人文风情,不同地域的方言习俗,加上几乎每个地方都不尽相同的美食小吃,光是想想都觉得生在中国此生无憾。
疫情这三年小红书的崛起让更多人看到了更多国内小众旅行目的地,不管是小瑞士、小巴西、小韩国、小日本…这些称呼,都是对中国美景文化的一种肯定,就算不出国,在这片土地上你照样可以玩出千百种花样。
“走完”只是一个噱头,我说出来都会觉得不好意思的那种,但是讲真,是真的很自豪。我总会在国外旅行的时候和外国友人说我是一个100%Chinese,因为我算得上是比较了解我们国家的一类人了,再让我讲中国旅游我起码能事无巨细地讲出花来了…
当然,前路依旧,这几年爱上自驾之后又开拓出了新的国内旅行目标,那就是开遍我想要去的每一条公路,偶遇每一个小众却有趣的小城故事…希望可以活得更久一些,希望永远旅行,永远热泪盈眶~